孩子生病了,要知道这些事

相信每个做了妈的朋友都知道,孩子身体健康是每个妈妈很上心的事情,孩子有个小毛小病,难受,没精神,粘妈,哭闹,不思饮食.....有的孩子还要整天要抱着的。做妈的着急啊,心疼啊,揪心啊,甚至连觉都睡不好,有时恨不得替孩子生病。因为孩子的诞生,我们这些新手妈妈开始学习照顾护理方法,学习各种养生保健知识方法手段,学习孩子的成长规律,甚至走上自我成长之路。

孩子生病意味着什么?

孩子生病某种意义上讲是好事,比如发烧,是因为身体受到了病菌的侵害,免疫机能抵抗产生的体温升高,如果孩子受到侵害却不发烧,那才是有问题。

孩子之前不怎么生病,结果一上幼儿园就老生病是怎么回事?

那是因为之前保护的太好了,没有机会受到病菌的侵害,免疫力也就没有得到提升,一旦上幼儿园就会反复的生病。

孩子从母体出生是不带任何病菌的,生病是必然现象,一定要通过生病免疫力才会提升,长大后才会不容易生病。

那些上幼儿园前都不生病的小孩,上幼儿园后一定是会频繁生病的。

医学无法做到%

应该说过去,我们把自己交给医生,听医生的。直到遇到几次事情的发生,让我们反思总结出,我们不医院和医生。

医生没有那样的耐心和时间来询问来了解每个个体的详细情况,所做的就是常规的检查,排除,一个个排除。不排除的话,你的心就不定,有这个可能那个可能。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被那些可能性吓坏了,不病也得吓出个病来。

可以说,医院,%地交托,其实是自己没有去承担,面对那些无数的可能,没有担当的勇气。当自己用心去体会去承担的时候,生命是多么的不同。

家长在孩子生病后,往往都慌了神,只知道着急上火,医院就是化验查血,这个是完全错误的。

1)化验检查都是辅助作用,真正做诊断的是医生。

2)化验往往不准确,比如发烧了马上验血,因为发烧没多久,身体还没有做出充分的反应,查血根本就查不出来什么。

3)所有的化验都是体外化验,跟人体内差别很大,只能起很小的辅助作用,特别是测血钙、骨密度之类的,离开人体都不是原来的样本,完全测不出任何结果。

崔玉涛特别强调,不要去查孩子是否缺钙,孩子有缺钙的症状了才是缺钙,好好的孩子去查什么呢?

孩子头上出汗根本不是缺钙症状,那是因为孩子的皮肤跟成人不一样,毛孔打开的少,只在腋窝、腿窝、头部容易出汗,完全是正常现象。

家长在等待看诊的过程中,可以仔细回忆一下孩子的发病过程

1)准确叙述发病时间,不要自己都没搞清楚,就是着急,要平复自己的情绪。孩子生病真没什么大不了,国外的医生门诊都是提前三天预约的,除非是急诊,而发烧、咳嗽这些都不算急诊。

2)家庭中其他人有没有类似的疾病,比如感冒、过敏等。

3)要告诉医生孩子的主要症状,就是一眼就看到的症状,发烧、咳嗽跟咳嗽、发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治疗也会不同。

4)疾病变化趋势,比如说,如果先发烧,然后咳嗽了,其实是在好转,而不是加重了。

比如发烧不要说好烫,要说体温多少度,这是量化;拉肚子几天,要说具体的天数,不要说经常腹泻。

告诉医生,孩子没吃药是什么反应,吃完药后是什么反应。去看医生最好带上宝宝吃过的药,有没有效果,医生一看就能明白。之前吃什么药有效果,现在还可以继续吃,而不是又重新开新药,让孩子重新以身试验。

正确地跟医生交流

1)不要描述说,我的孩子老不吃饭,我的孩子老感冒,这些都是虚词,医生无法判断。

2)孩子生病的过程可以用数据记录下来,而不要过多的写自己的心情,跟医生描述也是同样,不要一直宣泄自己的情绪,让医生无从判断。

3)客观叙述,而不是自己下判断,“我觉得孩子怎么怎么样”,并不一定准确,要让医生来做判断。

其实有时候不是孩子有问题,只是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大人的预期,就认为孩子生病了,其实孩子都是正常的。

不要轻易地去挂水

医院到处都在挂水,这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在国外,门诊是不能挂水的,只有住院才可以挂水。

因为挂水、静脉注射=慢性自杀,央视的调查不是耸人听闻,因为人体内部本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现在给血管扎了个洞,并且还让药物随着血液运行到五脏六腑,给内脏都造成了很大的损伤。

挂水的药剂,说是无菌的,其实只是杀灭活菌,那些死掉病菌的尸体依然还在药瓶中,进入人体后,特别是让肾脏产生极大的负担,因为肾脏就是负责过滤的,长时间挂水会造成肾衰竭。

家长和医生,不要为了自己一时的安心,而急于给孩子挂水让病症消失,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也请一定要淡定。

给孩子吃药,一定要看清楚说明,有哪些副作用,副作用写得越详细的药,越成熟越安全。

以发烧为例

发烧是一种身体的自愈的反应啊!孩子紧张焦虑恐惧了会导致身体的血液变凉,病菌乘虚而入,为抵御病菌入侵,身体自然的反应是提高血液温度,是这样发烧的。

超过38.5摄氏度完全没有必要吃退烧药,打针,所有的退烧药都只是让体温退下来,并不能杀灭病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反而对身体有损伤。

除了脑膜炎之类的发烧,其他都不会让孩子“烧坏脑子”,超过39摄氏度的退烧,只是为了防止孩子高烧惊厥。

最后,我想说:孩子生病,父母的心态很重要

孩子生病,当妈的哪个不是抽筋剥骨般的煎熬。紧张、担心、难过这些都是妈妈本能的情绪反应,但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这些情绪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孩子生病时,妈妈千万不要太过紧张,把自身的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很容易让孩子更消极。这个时候,在孩子面前要尽可能放轻松,用言行告诉孩子,他是可以战胜病菌的。

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相信他是可以战胜病菌的;相反,如果妈妈表现的很紧张、很难过,就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病得很严重,自己被病魔套住了,自己很虚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z/9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