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与普通感冒的用药方案大解读

12月后,全国流感疫情此起彼伏,流感的识别与日常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认识流感征兆,学会正确用药,有效阻止流感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流感带来的损害更加迫在眉睫。

从定义上讲,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爆发。流感传染性极强且传播面广,常常呈地方性流行,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流感传染范围和渠道非常广,所以一些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弱的人群便成为流感的高风险人群。

一张表看懂两者的差别

流感的对症治疗药物有哪些?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流感症状较轻者也可选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缓解症状,如清开灵颗粒、板蓝根颗粒、金莲花颗粒、柴黄清热颗粒、牛黄清感胶囊、莲花清瘟胶囊等。

普通感冒用药与流感用药!

一.普通感冒用药

早期症状主要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初期也可有咽部不适或咽干,咽痒或烧灼感。2-3d后变为稠涕,可有咽痛或声嘶,有时由于咽鼓管炎可出现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咳嗽、少量咳痰等症状。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严重者除发热外,可感乏力不适、畏寒、四肢酸痛和头痛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①针对普通感冒患儿的发热、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

药物

用量或不良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

⑴每次10-15mg/kg,每4-6h1次,每24h不超过5次。

⑵偶见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少数患儿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大剂量或较长时间应用,有可能发生肝毒性。

⑶FDA推荐B类用药。

布洛芬

⑴每次5-10mg/kg,6-8h1次。

⑵常见消化道不良反应为消化不良、胃烧灼感、胃痛、恶心和呕吐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嗜睡、眩晕、耳鸣等。其他如下肢水肿、肾功能不全、皮疹、支气管哮喘、肝功能异常等。

注: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儿童退热。

②用于缓解患儿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

分类

药物

用量或不良反应

鼻减充血剂:长期使用可致药物性鼻炎和鼻黏膜充血反弹

0.05%盐酸赛洛唑啉滴鼻液

⑴6-12岁儿童:每侧鼻腔各2-3滴,早晨和睡前各1次,必要时可增加1次。总剂量不超过0.4mg/kg,连用不超过7d。

⑵有较轻的兴奋作用,偶见一过性鼻黏膜烧灼感、针刺感、头痛、头晕、心率加快等。

盐酸伪麻黄碱:有多种剂型,常用复方制剂,联合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抗组胺药(如扑尔敏)、止咳药(如右美沙芬)等。

抗组胺药

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用于抗感冒复方制剂中。

不良反应有嗜睡、口渴、多尿、咽喉痛、困倦、虚弱感、心悸、皮肤淤斑、出血倾向。

③用于咳嗽的患儿。

儿童一般少用镇咳药,多痰、喘息或肺淤血患儿禁用。

药物

适应证或不良反应

右美沙芬

⑴主要用于刺激性干咳和频繁、剧烈的咳嗽,不用于慢性或伴有大量分泌物的咳嗽。

⑵FDA推荐C类用药。

羚羊清肺散、

金振口服液

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初期所致的热邪犯肺咳嗽。

通宣理肺丸、

小青龙合剂、

杏苏止咳糖浆

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属风寒证者。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复方甘草合剂、

蛇胆川贝液、

急支糖浆

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属风热证者。

川贝止咳露、

川贝雪梨膏

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属燥热证者。

④用于痰多的患儿。

药物

用量或不良反应

溴己新

⑴口服:<5岁,每次4mg,每日2次;≥5岁,每次4mg,每日3-4次。

⑵轻微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恶心、胃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头晕等。严重不良反应为皮疹、遗尿。

氨溴索:祛痰、镇咳

⑴静脉滴注:12岁以上儿童,每次30mg,每日2次。

⑵不良反应为上腹部不适、纳差、腹泻,偶见皮疹,快速静脉注射可引起患儿腰部疼痛和疲乏无力感。避免同时服用强效镇咳药。

乙酰半胱氨酸

⑴口服:每次mg,每日2-4次,依年龄酌情增减。

⑵常见不良反应为呛咳、支气管痉挛、恶心、呕吐、胃炎、皮疹等。避免同时服用强效镇咳药。

⑤针对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感冒患儿。

当外周血象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或C反应蛋白升高,伴有脓涕或咳黄脓痰、听力下降、耳部疼痛等症状,考虑有肺炎、鼻窦炎或中耳炎时,可加用抗菌药物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限用于≥7岁者)。

二.抗流感病毒药

药物

适应证或用法用量

口服磷酸奥司他韦

儿童≥1岁:按体重(kg)

≤15kg:治疗量30mg/次,每日2次,预防量每日1次;

15-23kg:治疗量45mg/次,每日2次,预防量每日1次;

24-40kg:治疗量60mg/次,每日2次,预防量每日1次;

>40kg:治疗量75mg/次,每日2次,预防量每日1次。

儿童<1岁:按月龄

9-11个月:治疗量3.5mg/(kg·次),每日2次。

0-8个月:治疗量3.0mg/(kg·次),每日2次。

吸入扎那米韦

儿童≥7岁:

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每日2次,间隔12小时。

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

出生-30d新生儿:6mg/kg;

31-90d婴儿:8mg/kg;

91d-17岁儿童:10mg/kg;

静脉滴注,每日1次。

儿童抗感颗粒、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用于流感轻症风热犯卫,症见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

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

用于流感轻症热毒袭肺,症见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专家教你识别五大流感高危人群

儿童:5岁以下儿童,出现严重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高;2岁以内儿童的流感住院率最高。

妊娠妇女:孕期由于机体免疫和生理变化,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并发症。

65岁以上老年人:人体免疫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弱,65岁以上的人群发生与流感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风险更大。

免疫缺陷患者:HIV/AIDS及化疗者、使用免疫抑制制剂的器官移植患者和慢性皮质激素治疗者等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慢性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神经发育障碍和糖尿病等患者患流感几率更高。

而在五类高发人群中,儿童又是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因此识别儿童流感的主要症状及对症用药,则成为应对流感的重中之重!

四个步骤助你认识流感,抗击流感

STEP1:清晰判断流感病症

如果孩子疑似得了流感,家长一般可以从以下症状判断孩子是否患病。流感的典型症状是起病急,其中发热(≥38℃)和咳嗽是判断流感的两大核心识别症状。其次儿童感染流感的主要症状为流涕、鼻塞、咽痛及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及腹泻。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会出现高热惊厥等状况。

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肺炎,体温经常持续39℃以上,呼吸困难,伴顽固性低氧血症。

所以家长们早期识别疑似流感就要去临床确诊,然后就是治疗用药的流程。

STEP2:正确区分流感与普通感冒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判断所患的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传染性:

流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

发热程度:

流感会发热(多在38℃以上),普通感冒则不发热或轻中度发热。

全身症状:

流感伴随症状多为身体重、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普通感冒则感觉轻或无。

危害程度:

流感传播迅速,每年都会流行,短时间内会造成严重疾病甚至死亡,普通流感则不会造成患者死亡。

并发症:

流感常见并发症有中耳炎、肺炎。心肌炎和脑膜炎等,普通感冒则少见其他并发症。

STEP3:正确用药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疾控中心、美国、英国均批准且推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作为防治流感的一线药物,这类药物能减轻疾病病症,缩短患病时间,还能减少流感相关的并发症,例如病毒性肺炎。教授指出: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生素。奥司他韦是流感的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阻止病毒释放,导致病毒死亡,对甲型及乙型流感都有效。

STEP4:在流感来之前要学会预防

1.流感高发季节(没错,就是现在)避免去人群密集并且空气不流畅的地方,人多的地方注意要戴上口罩,室内要多通风;

2.勤洗手,多锻炼,有高热咽痛等情况及时就医;

3.咳嗽和打喷嚏是注意用肘部或者衣袖捂住嘴巴和口鼻。

郑重承诺

广大会员朋友,我店只销售正品和真品,定价合理,品质保证,请放心购买使用。如果您在GSP认证的药店发现购买相同规格、批号、包装、产地的药品零售价格低于本店,凭购物小票、药盒,我们将在您的返现卡直接补上差价,另有礼品相送,谢谢大家的关爱

==运城市康惠同惠医药有限公司==

龙兴街总店新绛县龙兴路42号-

正平街分店新绛县正平街87号-

天府苑分店新绛县天府苑南大门旁-

桥北路分店新绛县桥北路绛州市场外围18号-

盛世家园店新绛县海泉超市对面-

每月26、27、28会员积分兑奖日。

有事您动嘴我们来跑腿

城内免费送药上门

-

赞赏

长按







































中科医院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企业
治疗白癜风第一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z/4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