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讲选择性缄默症4

主讲人】雷春麦妈清风霁月墨荷ShirleyLiu1嘉宾介绍雷春,中山大学生化专业毕业、广东省农科院工作四年后,就读于SmithCollege。生物硕士毕业后在迈阿密大学、弗罗里达大学和Emory大学从事十多年的医学研究。儿子五岁开始做全职妈妈并在中文学校教课,曾任中文学校校长。对教育、心理和医学都有很浓厚的兴趣。教育的经验积累于做学校志愿者和中文学校教学。心理学知识来源于自学;迈阿密大学的课程;半年每周两天半的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NLP)的训练;STEPparenting和"LoveandLogic"parenting课。最大的成就是帮助女儿治愈“选择性缄默症”。由于完成读书笔记“TheTeenageBrain”《青少年大脑》而结识非常多关心孩子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家长们和专家。在天目群做了青少年逆反讲座。撰写了《自闭与饮食》等广为转发和报纸杂志登载的文章。是选择性缄默、多动症、抽动症和Asperger群主及自闭群的顾问。2讲座大纲1.什么是选择性缄默症2.选择性缄默与自闭症的相似和区别3.如何在学校帮助有选择性缄默症和或有这个倾向的孩子4.什么是“投射“疗法5.如何在校外帮助选择性缄默孩子6.校外的心理医生治疗是否有效7.如何帮助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8.升年级和转学的挑战9.对于诊断为选择性缄默的孩子,最佳用药年龄及药物的副作用10.华裔家长要从遗传、人种、语言和文化四方面理解选择性缄默的成因3讲座内容Continue...现在有些学校的学区有SpeechTherapist,这个可能是最接近能够在课堂上帮助小孩说话的那种professional专家。如果他们能够帮助的话,通过学校的IEP也好,也好,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挺陌生。我那个时候学校没有提供任何帮助,现在的家长还是蛮幸运的,可以得到这些帮助。所以如果有这些帮助的话,还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在校外,另外一类医生叫ChildPsychiatrist,他是儿科精神科医生,这些医生是MD,是有处方权的医生。对于选择性缄默,它在某一个阶段用药物干预是比较好的。但是在美国,到目前为止,儿科的精神科医生对选择性缄默有了解、有经验,去治疗的人还是属于少数。我大概查了一下,只有9%左右。所以要找到合适的医生还是蛮不容易的。

我们当年也是非常困难,在亚特兰大的时候,我没有找到合适的医生,然后到了科罗拉多的时候,我们的儿科医生也是别人推荐的,是个非常好的儿科医生。所谓好的儿科医生,他是openmind,非常愿意学,非常愿意接受新的东西。不像有的医生,他在医学院学了什么就是什么,不愿意去做research,不愿意去考察新的东西。我给了很多关于选择性缄默的资料给这个医生,他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小孩,他会拿去读,去学习,会去查资料,因为他是在本地的医学院毕业的,他会跟学校的一些同学、教授联系。然后他通过所谓的connection,医院那边找到了Dr.MaryCook。他告诉我这个医生治疗过选择性缄默的小孩,在这方面属于比较有经验的,我自己要去预约的话,一年都不一定能见得到她。因为这个医生是大学医学院毕业的,他跟那边有一定联系,他帮我预约,我大概一两个月以后见到的那个医生,我还是蛮感恩的。

医院的好处就是它的专家真的是非常专业,但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它是一个teachinghospital,它会有fellow、resident、medicalstudent那些人involve,所以这个大学也不例外。虽然MaryCook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医生,但当时也有受training的fellow,他会做一些记录,做一些病史,最后再由Dr.Cook来看,她只花几分钟时间就知道这个孩子需要用什么药,剂量大概是多少,就很清楚了。但是当那个fellow写处方的人写处方的时候,他居然把药量写大了十倍!这就是作为家长,要有12分的上心,不是10分的上心,要12分的上心!所有的事情都要想好。当时我是记住了Dr.Cook说的那个量是多少,在他给我开了药方的时候,我就发现药量不对,再跟他说,他再去找Dr.Cook核对,最好才知道他是错的。要是搞不好的话,如果你们有家长没有去计算那些东西,如果小孩子吃剂量过大的精神类的药,会有很大的副作用。下面讲一讲升学和转学的挑战。对于选择性缄默的小孩最好是不要换地方。如果他对一个地方适应了以后,他的环境,他的同学、老师,虽然到高年级要换老师,但他整个环境还是熟悉的话,他的焦虑会减少很多。美国的小学升学对选择性缄默孩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像在中国,一个班主任可以从小学一年级教到五年级,在美国就没有这种情况,每年都要换老师的,同学也要重新组合。所以对选择性缄默的小孩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在升学,每次换年级的时候都要有一定的步骤。一般情况下在学年结束之前,大概四月份的时候,学校都会有通知,说我们要对老师进行一些评估,你对老师喜不喜欢,你可以写,也可以不写。你喜欢老师什么地方,不喜欢什么地方。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上心,如果要老师对你孩子好的话,你一定要表扬老师具体做了什么好的事情,对老师要赞扬一下,然后你要告诉校长,什么样的老师适合你的孩子。当然如果现在老师好最好,但是每个老师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可能找一个完全一样的老师。你就要讲我前面讲过的两类老师,一个是比较sensitive敏感的,一个是比较开朗幽默的,这两类老师一定要跟校长说,这两类老师比较适合,每年都要重复。因为校长他有那么多的学生,他不可能记住所有的孩子。所以每年都要跟校长重申一下。然后跟自己的班主任也要有一个很好的沟通,让他去推荐老师一般来说是最有效的。另外就是通过你做义工的过程中,你会接触很多其他的家长,特别是高年级的家长,你会对高年级的老师有一定的了解,就是听他们说哪个老师怎么样。没有最好的和最不好的老师,只有适合和最不适合的老师,所以你要知道什么样的是适合的老师,然后你要知道怎样去要求。所以四月份到五月份这个工作对于升学的小孩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这个功课没有做足的话,他下一个学年分到的老师是很不适合他的。孩子的焦虑增高,整个setback,有的甚至会比以前更差。这样子的话,你再想换老师在公立学校是非常非常难的。我还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到,但是我是没有能够做得到,后来就是那个pre-K老师没有做到,我就只能离开那个学校去了另外一个学校。所以这个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万一发生冲突的话,校长他必须要站在老师那边,他雇用了这个老师,他就要相信那个老师的能力,他不能诋毁那个老师。我自己在中文学校做了四年的校长,也就是说从校长的角度上来说,他愿意防患于未然,什么问题没有发生之前我知道怎么样去处理,怎么样去做,这是最好的。但是事情发生,如果家长跟老师有冲突的话,我只能站在老师这边,我不可能站在家长那边,这个基本上所有的校长都是这样做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做足功课,要不然后来就很难收拾。转学就跟这个基本上是类似的,当然可能挑战性更大,又是要interview校长,找学校,再去找老师,整个过程就是我前面讲过的。孩子如果是转学就要搬家,像我们,搬家对她确实是非常有影响。如果她在亚特兰大那个学校呆下去的话,基本上可能她是不需要再吃药的。但是到了新的环境,整个她都要适应的话,她后来还是需要药物来帮助她克服那些焦虑。家长还是要想想,但是因为你家里换工作,这些是没有办法的。所以就是要知道怎么样去cope适应那个环境。就算是基本上没有问题的小孩,到四年级五年级她就完全没有问题了,但是上初中的话,即使是普通的小孩,还是挺不容易的,因为整个初中的选课制跟小学不一样。小学是有自己的课室,就像中国一样,老师是到你这个课室来的,你有自己的位置。到了初中就没有自己的教室,全是选课制,跟大学、高中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她没有固定的教室,老师也是没有固定的,也没有班主任了,到时候可能firstchair的老师会管得多一点。初中的小孩,社交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比小学要大得多。小学毕竟同学基本上都在一起一年,初中的话因为是选课,所以你很难跟某一个小朋友整天在一起。他们还是要从不同的教室跑,所以课间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放松聊天的时间,她都是跑来跑去的,没有几分钟就要到另外一个教室去。所以这个还是蛮紧张的,没有任何社交的机会。如果没有其他的活动的话,可能就吃午饭的时间有一点机会。但对于选择性缄默或者有焦虑的小孩,午饭时间很短,她去交朋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写这些,就是内向的小孩,有焦虑的小孩让她去跟陌生的孩子去介绍他们自己,或者加入他们的group都是很有挑战性的,所以一定要小孩有其他的特长,其中一个就是运动,运动有seasonal,像女儿参加的越野比赛,长跑比赛的训练,这样她有时间跟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会交到一些朋友。还有就是音乐,为什么让她坚持学习一样乐器,在交友方面也是很好的工具。到了初中一定要小孩子学一样可以portable携带的乐器,可以在学校里面参加band也好,orchestra也好。他们在那个音乐的环境交朋友是非常有好处的。特别在初中高中,他这些band,orchestra的小朋友,全年都是在一起的,真的是初中三年都在一起的,有的学校是每天都有这个课,有的学校是隔一天,没有关系,就是因为其他的课不可能都在一起,但是这个课他们可以一直在一起,我的两个孩子所有最好的朋友都是通过他们的band认识的,然后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下面讲选择性缄默用药的问题。一般来说小学一年级以前那个年龄阶段最好是用行为干预,就是我前面讲了很多方面的那个方法。用的那些方法以后绝对大部分的小孩都应该可以好过来,不需要用药。但如果到了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就需要用药。这个用药我就不具体说了,如果想知道的话,可以去看一下我的笔记。作为有怀疑的家长,我们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也许你们现在的小孩子没有问题,那你可能有朋友会有这个问题,或者观察生活中其他小孩有这个问题,我们要预防。如何预防选择性缄默?能够做得到的是什么?一个是要知道自己有没有焦虑的家族史。焦虑是遗传的,一般我们有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家长一方或者是俩方都有一定的焦虑。我们到美国来的这些留学的人,一般都属于内向型的人比较多一些,理工科的人属于内向型的人也比较多一些。这些人一般焦虑的因素稍微多一点,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我们有可能得这个病的小孩比例会高一些。再就是一个人种的问题,小孩子他天生会认人的面孔,跟他的父母面孔比较接近的人他会比较放松,如果那个人人种完全不一样的话,小孩子会有天生的抵触,那种警惕性,这是一个因素。从小如果只是父母祖父母带的小孩会比较容易有这个问题。我女儿其实上过幼儿园,但是有两年最后上pre-k之前是我在家里带她,在这之前我还带她回中国,在国内玩得很好,她都非常放松,跟我的中国所有朋友到处玩,不同的城市走,她见过很多叔叔阿姨,她都跟他们说话,都没有问题。但是回到美国以后,上Pre-K,那个老师是个黑人,一个是态度很差,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就引起她非常地害怕,就引发了这个毛病。

有双语的家庭选择性缄默的几率会比较高。这些是有一定的数据的。小孩子学习双语要很有观察力,他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说不同的话,所以他的敏感性会加强,这在诊断选择性缄默的时候他们会问这个问题,你是不是一个语种,还是两个语种。

文化的不同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在上课都是一个小的group,三四个孩子要互相说话,就像SusanCane书里提到小时候跟我们一样,面对老师排排坐,没有非得要说话,那个时候的焦虑要小一些。文化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一个因素,文化背景不同,环境的影响造成的选择性缄默。另外我现在还有一个ADHD的群,我发现这两个病,选择性缄默和多动症,它们有很多相似的诱因,大脑的成分,化学组成的不同,同样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后果。选择性缄默如果你给他太多的刺激的话,他会畏缩,会害怕。多动症就会表现出相反的行为,他会容易激动,会更反抗,会更多动,这个挺有意思的,他会完全不一样。谢谢大家,我基本上能够讲的就是这些,群里面大家提的一些问题我基本上用文字已经回答过了,如果还有觉得讲得不清楚的,或者我没有回答好的,请大家再提问。4问答环节1请问小时治疗好后,长大会复发吗?选择性缄默治好以后的小孩,他还是属于有焦虑的小孩。成人以后也还是会有一定的焦虑,但是如果你从各方面对他整个的成长,就像我这样,训练好了以后他知道怎么样克服自己的焦虑,会manage自己的焦虑,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很清楚的话,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他要知道自己如果有publicspeech的话,要花时间去practice,这个是非常重要的。2我女儿十岁,有较严重的症状,是不是很难改善?十岁的小孩有比较严重的症状的话,是需要学校来帮助的。我后面的问题回答部分也有提到,就是她肯定需要有一定的药物的帮助。如果上初中的话,最好有一个学校是没有人知道她有这个问题的,然后她要下定决心去努力说话。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不是说她没有motivation,她应该是知道要说话的。你要引导她,想办法帮助她达到这个目的,要跟老师沟通,从肢体语言,从单个的词,各方面用前面我讲的循序渐进的办法,来慢慢地帮助她,speechtherapist学校的语言治疗师也会有帮助。3第一次听到这个病,我朋友的女儿有这个问题,我们不懂,每次见她都想她说话,没想到还给更大压力。是的,你要看看我的笔记也会说到,有的人,甚至所谓的专家采用motivation这个办法来强迫她们说话,这个是非常不合适的。这种小孩不是不想说话,是不能够说话,不是没有motivation,是没有capability,就是要给她减少焦虑,减少压力,只有做到那些,她才可能说话。在我收集的问题里,内向introvert,shyness跟焦虑的关系,这些还是蛮重要的,我的笔记里都回答了。4对于不是较严重的孩子,孩子是不是有经常头痛的现象?头痛跟这个病没有直接的关系,头痛跟焦虑会有一定的关系。5如果上某一科目不回答老师问题,是属于选择性缄默症吗?如果小朋友只有上一门课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能是不喜欢那个老师,是不是选择性缄默这个就很难说。6美国有哪些比较好的clinic对选择性缄默有比较好的behavioraltherapy的program?要想寻找比较好的program的话,可以到我的笔记上贴的链接找,有一些选择性缄默的组织,上面会有一些resource资料,具体看哪个州,可以帮你找专业人士,但最好通过学校去找。(讲座结束)5讲座问题QA1、Q:你好!孩子与人对话时基本不正视对方的眼睛,是何原因?另外,对于其不想面对的问题,比如家里一个不在了的人,或者令他有压力的活动、学习等,在谈话时他会自然回避,即便你盯着他问,他还是环顾左右而言它,从五六岁到十一二岁一直这样。A:有的人的思维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的,虽然与自闭症的具体图像不同,是抽象的图像,但直视人的眼睛,会干扰这种图像式思维,因此,这类人说话时会喜欢闭着眼睛、或者盯着远方、或者一个物体。逃避或屏蔽问题是焦虑的一个副产品,是人应激本能反应中的一种。孩子焦虑的时候,不可能面对问题,家长首先要意识到孩子的焦虑情绪,接受他的情绪,帮助他梳理情绪(命名情绪)并报以同情心。“盯着他问”只能让他更焦虑,更想逃避。过了一段时间(从几分钟到一两天不等),当孩子情绪稳定时,可以用Projection的方法,通过画画、聊一个和他行为相似的人物、和羊绒玩具或宠物对话的方式帮他分析问题。还要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是否值得深究,是否真的是个“问题”。2、Q:请问,这个病的俗称是什么?正常的孩子如何和患这种病的孩子相处?A:我不知道是否有中文俗称,英文缩写SM。正常的孩子可以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去他们家玩,愉快地接受他们做朋友。他们可以在自己家里说话后,邀请到你家玩,公园玩,有人欺负他们的时候做他们的代言人,帮助他们和其他小朋友沟通等等。3、Q:我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不爱发言。从小到大,老师都说她不主动发言。如果必须发言,她也可以讲。请问这是有选择性缄默症吗?您有什么建议来改善?谢谢!A:有选择性缄默的倾向,但只要能够做该做的事,就没有严重到选择性缄默症的程度。多给她锻炼的机会,上课时让她坐在离老师最近的地方。可以参考我对女儿的培养方法。同时,读一下我的一个朋友鲁一思的分享,相信会有启发:







































治疗白癜风用啥药
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z/5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