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病毒性流感肆虐,很多人都中招了。发烧、感冒、咳嗽......带着口罩脸色苍白,变成了很多人的标配。成人抵抗力强还好应对,可是宝宝一旦感染就很麻烦。家有宝贝的爸爸妈妈都知道,一旦孩子生病,整个家庭就像马上要被点燃的炸药桶,充满了紧张气氛。
宝宝一旦发烧怎么办?什么情况需要就医?什么情况在家治疗就可以?多少度需要用退烧药?多少度物理降温就可以?需不需要吃抗生素......太多的问题,都是宝宝家长急需了解的。
其实,宝宝越是生病,越需要家长冷静下来,科学处理。相信家长们看了小编整理的以下十个宝宝发热常见问答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能更好地处理了。
宝宝发热怎么办-十问十答 1出现什医院?
①不满3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38℃医院就诊。
②3个月以上的孩子体温超过40℃,还伴有拒绝喝水;即使喝水较多,仍表现出非常不舒服的样子;排尿很少,而且口腔干燥,哭时眼泪少;诉说头痛、耳朵痛或颈痛等;持续腹泻和/或呕吐;发热已超过72小时,出现如上症状医院就诊。
2为什么孩子容易出现38.5℃以上的高热?
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的水平本与病情有密切关系,但是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够成熟,遇到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信号后,经常出现调节过度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出现发热时,总会达到高热状态的缘故。高热可能导致孩子大脑出现不稳定状况——高热惊厥。因此孩子体温高于38.5℃时,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发热是人体遇到病菌侵袭后,对抗病菌的一种保护机制,对人体是非常有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能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法,发热并不可怕。
3如何做到发热时有效的物理降温?
首先尽可能保证婴儿液体摄入。退烧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实现。若体内水分不足,退热效果受限。
再有,在适当提高室温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穿盖衣物利于皮肤散热。
洗温水澡,湿热毛巾湿敷也是很好的物理降温方法。
冰袋或冰贴也有一定的效果。
4为何体温超过38.5℃时就应服用退热药物?
因为体温达到38.5℃时并不意味着是最高温度,很多时候体温还会继续上升。当体温达到38.5℃时服用退烧药后至少需数分钟或更长时间才会起效,退烧药物起效时正好温度是39℃左右。否则,过高温度有可能导致高热惊厥。发烧不会烧坏孩子,退热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高热惊厥和降低体内过多的消耗。而且低烧有助于动用免疫系统,并促进免疫系统成熟。
5服用退热药的三种途径?
①传统的口服途径,是经常推荐的途径;
②经肛门直肠使用栓剂。对于呕吐或对口服药物极力抗拒的婴幼儿可以使用;
③肌肉或静脉注射,是目前不推荐的途径。
6高热惊厥的预防和处理?
高热惊厥是因体内温度急剧增高,造成大脑出现异常放电活动,出现突变的全身抽搐。高热时,最主要的治疗是有效控制体温低于38.5℃,包括物理和药物降温。
对于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儿童,应该接受神经科医生的检查,并结合脑电图、脑CT等,判断“高热”惊厥,是单纯高热所致,还是高热为其诱因。有些孩子本身有癫痫,发热很可能是癫痫的诱因。所以,高热时出现惊厥,并不一定就是单纯高热惊厥。
7孩子高热会烧出肺炎或大脑炎吗?
发烧本身如果没有引起高热惊厥,就不会造成人体任何部位的损伤。倒是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可能造成肺炎、脑炎或人体其他部位损伤。所以,遇到孩子发烧,在控制高热的同时,要通过医生帮助寻找病因,采用针对病因的得当方法,才能使孩子很快恢复健康。
8医院究竟查什么?
医院,医生常建议检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何为C-反应蛋白呢?它可在各种急性炎症、损伤等发作后数小时内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后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被认为是急性炎症时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9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抗生素?
孩子出现发热等情况一般24小时后,血常规才能有所反映。建议发热24小时后再进行血液检查。如果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超过15,其中中性粒细胞超过80%,且C反应蛋白超过30才有可能考虑细菌感染。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要根据孩子的病史、表现,再结合化验决定。化验仅是辅助检查。
10吃上退热药钻进被窝捂汗的方法科学吗?
发热时给孩子服用退热剂后再捂上被子,很容易使孩子出汗,而且是大汗,出大汗后肯定退热。大汗时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会通过皮肤大量丢失。对于成人,由于体内所储备水和电解质多,大汗后只是感到口渴;而婴幼儿体内储备不足,大汗后会导致脱水。脱水可造成大脑、心脏等严重损伤。其程度远远比发热严重得多。
孩子高热时服用退烧药之所以效果不好,就是因为孩子体内水分不足,没有足够的水分经皮肤散热,导致体温下降。再次强调,高热时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喝水,多排尿,千万不要给孩子捂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