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典型的广东人,
饭桌上不能少的菜就是一条新鲜靓鱼。
但还是要提醒下各位街坊,
最近处理鱼时要多多小心,
因为一种杀伤力大的病菌
可能就潜伏在你吃的鱼里。
香港40天79人染致命病菌
其中7人死亡
最近,香港集中暴发了一种致命病菌,
致死率达11%,
比新冠在当地的死亡率(1.7%)还高!
那就是侵入性乙型链球菌。
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通报,
截至10月18日,
香港40天里已录得79宗感染个案,
包括42男37女,
年龄在1个月至96岁之间。
他们主要出现了败血症、脑膜炎、
化脓性关节炎或脓肿/蜂窝组织炎等症状。
其中有7人已死亡,38人留医,34人出院。
并非世界先例
新加坡也曾“爆雷”,人中招
其实,早在年,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EA)就已公布在例感染病例中,有人被怀疑是因进食生鱼片而感染。这也是全球第一次的乙型链球菌大暴发。当年12月5日,新加坡宣布无限期禁止商贩、自助餐供货商等零售商售卖淡水鱼生鱼片,违者可被勒令停业。
联合国发出警告!东南亚
正被恶菌肆虐,身体健康也中招
目前,除了香港,老挝、泰国、
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发现了
乙型链球菌入侵感染病例。
其中,侵入性ST乙型链球菌
在泰国和老挝,
感染人的比例更是高达70%,
而且,超20%的感染病例为健康的成年人,
没有合并症。
联合国联农组织由此发出警告,
提示小心食用在东南亚地区
广泛食用的淡水鱼——罗非鱼。
此外,广东养殖的虎纹蛙亦曾分离出乙型链球菌的ST的变异型株。专家称,一旦暴发必将导致严重感染,其死亡率非常高,不容小觑。
刚中招时有点像发烧
但后面会“吃”人骨头
侵入性乙型链球菌一旦入血,
就能破坏人体不同器官,
导致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可致死。
但一开始,它却会很“温柔”,
以ST乙型链球菌为例,
初期人只感觉有点发烧、身体不适,
并没有特别剧烈的表现;
等到后期,人的颈椎、
脊椎、关节、脚踝等位置,
都有可能被入侵,造成严重感染,
甚至骨骼坏死截肢或死亡;
对于健康的人,这货同样狠
——可造成人脑损伤等。
如果长期寄生在孕妇身上,
它可能还会诱发宝宝脑膜炎。
所以,为了不发生血的教训,
大家在处理淡水鱼时,
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处理海鲜时一定要
戴手套、煮熟再吃
为了免受乙型链球菌拖累,
专家建议,大家要避免徒手拣鱼,
处理海鲜鱼虾时要戴手套,
此外,手部有伤口、有免疫力问题或
有长期患病的人要格外小心。
最后还要记得,
海鲜鱼虾要彻底煮熟才能下肚。
特别是吃生滚鱼片粥时、
打火锅点了脆鲩时,
甚至在餐厅里吃酸菜鱼时
(那些也是淡水鱼)。
虽然广东人吃东西讲究“鲜”,
鸡有鸡味,鱼有鱼味,最怕煮过头。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
宁可煮熟一点,还是要安全第一!
来源:深圳卫健委、羊城晚报、橙新闻
编辑:谭伟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