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展现中国之治,蓝天相册记录非凡十年(引题)“天空日记”为何动人心(美丽中国)(主题)人民日报记者刘毅寇江泽6月5日,山东济南。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展览现场,在“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展区,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照片。河北石家庄,70多岁的王汝春老人每天对着天空拍摄,记录下生态巨变;河南安阳,安钢职工殷海民自豪地晒出厂区美图,钢铁厂从“职工不敢穿白衬衣”到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山西临汾,摄影家闫锐鹏用镜头记录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天越来越蓝……展区里,一幅幅打动人心的作品,展现出各地蓝天保卫战的不懈努力、空气质量的巨大变化,让参观者们产生广泛共情共鸣。人民日报去年六五环境日制作推出短视频《天空日记:多张照片记录8年蓝天之增》,讲述石家庄摄影爱好者王汝春的故事,网友纷纷留言点赞,接力晒出家乡蓝天。回应网友及读者诉求,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生态环境部宣教司、人民网随即联合开展“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短短1个月,收到来自各省(区、市)的余件作品。通过报纸版面和新媒体平台,大家争相展示家乡蓝天“靓照”、分享背后生动故事,大江南北涌现许许多多“王汝春”,“天空日记”有续篇,再次引发海内外读者强烈反响。“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这场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蓝天保卫战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从“盼蓝天”到“拍蓝天”“晒蓝天”——十年攻坚克难,我国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蓝天白云重新展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照片底色日益鲜亮。从一个人的故事到万千网友共情共鸣——“天空日记”现象,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生动映照初心使命: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天空日记”到蓝天相册,全国各地摄影师和网友踊跃晒蓝天、赛“气质”去年六五环境日之际,人民日报精心制作推出短视频《天空日记》,在海内外以多语种推送后,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态故事迅速刷屏朋友圈。打动亿万网友的,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退休工人、摄影爱好者王汝春,多年如一日地记录身边环境改善。从年元旦起,他每天早上拍摄同一片天空,几乎没有中断,“从69岁拍到77岁,蓝天照一年比一年多。”打动亿万网友的,是这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共举,蓝蓝天从生活“稀缺品”到刷屏朋友圈,人们对蓝天白云、灿烂星空的增多感同身受。“我家乡的蓝天也很美!”福建、四川、广东、河南……在评论区,全国各地的网友们为王汝春老人点赞喝彩,踊跃晒出家乡的蓝天、朝霞、夕阳、彩虹。共情共鸣、同频共振,源于共同奋斗、共同经历。就在十来年前,每到秋冬季节,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时常遭遇大范围严重雾霾袭扰,空气浑浊、蓝天难觅。“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直面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坚决向污染宣战。自年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接续推进,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天空日记》刷屏上热搜、网友纷纷晒出“家乡蓝”,“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顺势启动,给广大网友提供一个展示蓝天之美、讲述生态故事的平台。晒蓝天,赛“气质”,比“颜值”,全国各地摄影师和众多网友积极参与。原来,在许多地方,都有用镜头忠实记录生态环境改善的“王汝春”!“王汝春”们的一系列蓝天靓照和百姓故事陆续刊发推出,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