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求职招聘QQ群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591262929630808&wfr=spider&for=pc
5月了,天气越来越暖和,
各种病菌病毒,也到了“复苏”的时候。
国家卫计委已然把“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上了议程。
据统计,每年3月手足口病疫情开始上升,
4~7月,为第一波发病高峰。
手足口病是一种5岁以下婴幼儿人群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但重症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我们赶紧来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大家记得分享哦!
手足口病的症状及传播
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多在病程1天至3天出现,无固定热型。手掌、足底及手指、足趾屈侧和侧缘、指甲及臀部周围出现皮疹,开始时为玫红色斑丘疹,1天至2天形成半透明的小水疱,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唇、齿龈、颊黏膜、舌面、咽部、软硬腭均可见小疱疹或溃疡,米粒大小,疼痛明显,周围绕有红晕,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传说中的“病从口入”,其实很有道理。
手足口病的预防
注意隔离: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爸爸妈妈尤其要注意的就是“隔离”。避免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的地方,远离生病的孩子,少接触公共游乐设施。如果不幸中招,即便痊愈,也要自觉在家隔离一周左右,以免传染给其他宝宝。
勤洗手:尤其是儿童,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一定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达到杀菌的作用;家长及看护人员在接触儿童前、替儿童更换尿布、处理儿童粪便及呼吸道分泌物后也要及时清洗双手,清除病菌。
常消毒:经常清洁和消毒物品或物体表面,尤其是小朋友密切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等。也要记得常常开窗通风。
打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对肠道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的保护率可达97%以上,可大大降低EV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风险。建议各位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当地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接种。
手足口病的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临床上没有特效药,抗生素对手足口病无效(除非是合并细菌感染,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使用抗生素)。
1口腔清洁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盐水漱口。孩子疼痛明显时,可以采用一些中成药口腔喷剂,对症缓解疼痛。
2饮食护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是普通型,属于自限性疾病。所以手足口病护理的关键在于对症治疗,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给予患儿充足水分摄入、保证营养,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发热给予退热,做好口腔及皮肤的护理等。
特别注意
手足口病有很小的比例会发展为重症,如脑膜炎、心肌炎等。重症是无法预防的,一些很危重的病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如果宝宝已经上了托班、幼儿园,那就更要注意,勤洗手,讲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喜欢,不然一旦中招,就要牵连一大片咯!
总之,传染病的预防,
一定要从日常生活着手,注重点滴细节,
提醒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有效的方式,
爸爸妈妈也可以给宝宝多一重保护哦!
有奖答题扫描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