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左)和吴斌(右)夫妇??
找个同事做人生伴侣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按说,夫妻俩在同一个单位上班,每天见面的机会应该很多。然而,对于医生夫妻来说,情况就不一定了。
医院后备人才名单中,王涛和吴斌格外引人注目。除了是同事之外,他们还是一对幸福的夫妻。从事着同样的职业,医院的同一栋病房楼里工作,他们却很少在单位碰面,有时甚至十天半个月才碰上一面。对于他们来说,医院里碰面,往往就是给患者会诊。
??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诊断清楚病因对王涛的采访费了些周折,因为春节过后他便到外出进修学习。3月11日,趁他医院办事,记者对他和吴斌进行了采访。
“医院引进一个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现在基本上已经忙完了。”王涛笑容满面地说。记者从中能够感受到王涛的自豪感,而他也的确应该感到自豪。进修学习期间,医院的平台,医院引进一个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实属不易。
由于对老年病学非常感兴趣,王涛最终选择了从事内科。内科医生诊治疾病、问诊很有技巧。王涛总结了3条经验:一是问得详细,二是询问方式要家常,三是询问内容要广泛。
“医生看病与警察破案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警察要抓捕的是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医生要诊治的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为了给患者诊断清楚病因,必须认真寻找疾病线索,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王涛深有体会地说。
有一次,一名患者找王涛做内镜下息肉切除治疗。看过患者的胃镜检查单子,王涛心中有些许疑虑:“患者一年前就做了检查,为什么现在才来切除息肉?”于是,细心的他详细询问了原因。
经过询问,王涛得知患者因患胆囊结石于10年前将胆囊切除。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后,王涛发现,患者胆囊部位有细微不正常。患者胆囊已经切除,一般来说,此处不应该有问题。但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让他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其中肯定有问题。在王涛的坚持和讲解下,患者做了磁共振检查,最终确诊为胆管癌,患者也因此得到了及时治疗。
尽心尽力救治,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毕业后,吴斌一直在神经内科工作。神经内科疾病复杂多样、难度大,她坚信“慢工出细活儿”,也坚守着“认认真真看病、老老实实做人”的信条。
“在治疗过程中,用哪一种药、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及什么时候开始调整用药、调整哪一种药、调整的剂量等都至关重要。”吴斌对记者说。她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耐心救治患者,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吴医生,您还记得我是谁吗?”一天,吴斌接到了一名姑娘略显神秘的电话。吴斌迟疑了几秒钟后,那名姑娘继续兴奋地说:“吴医生,我是禹州的,现在住在福建。想起我是谁了吗?我打电话就是想告诉您我怀孕了,您也是我怀孕后第一个想告诉的人。”
听完这些话,吴斌的思绪一下回到了两年前。这名姑娘是禹州人,嫁到了福建,后来发现患有结核性脑膜炎。医院进行治疗,但效果很不好,医生也束手无策。怀着“叶落归根”的想法,姑娘的妈妈将她接了回来,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理将其医院。
作为这名姑娘的主治医生,吴斌竭尽全力地进行救治。令姑娘家人意外的是,姑娘病情逐渐好转。待姑娘病情稳定后,吴斌为她制订了回家后的治疗方案,并认真细致地对其进行指导。
“接完那个电话,我特别感动。患者心里能一直记得我,有了好消息还愿意第一时间和我分享。患者的理解与认可鼓励着我一直前行,我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都值得了。”吴斌动情地说。
半个月见上一面,会诊时彼此相视一笑王涛与吴斌相识于大学。他们在同一所大学读书,由于都是许昌人,自然多了几分亲近。毕业后,两人都回到许昌工作,然后相爱、结婚、生子。
医院的同一栋病房楼里工作,有几年,王涛在6楼,吴斌在7楼,可他们却很少见面。医院里见面了,往往也是给患者会诊:不是王涛到吴斌所在科室会诊,就是吴斌到王涛所在科室会诊,要不就是两人共同到一个科室会诊。
有一次,王涛和吴斌连续半个月没有见面。这一天,王涛接到通知去胃肠外科会诊。刚到不久,他发现吴斌也来了,同样是参加会诊的。医生已经到齐,来不及互相问候一声,两人彼此相视一笑便投入工作中,讨论着如何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治疗。会诊结束后,王涛问了一句“什么时候忙完?”吴斌回了一句“不知道。”两人便回到各自的岗位,继续忙碌起来。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个月我们同时在家的时候只有4次。”王涛告诉记者,那时候为了照顾孩子,两人就轮流值夜班。王涛上夜班时,吴斌上白班。吴斌上夜班时,王涛上白班。这样一来,两人在家见面的机会自然就少了。
如果能够准时下夜班,两人可能会在电梯口相遇。上白班的问对方“昨天晚上忙不忙?”下夜班的问对方“昨天晚上吃饭没?”然后各自离去。然而,这样的机会也实在太少了。
“忙不忙?”“什么时候忙完?”“昨天晚上吃饭了吗?”……在医院匆匆见上一面,这些就是他们经常问候的话语。
夫妻二人同为医生,家里的事情想管也管不了。王涛和吴斌的孩子今年快5岁了,孩子半岁到一岁医院度过的。孩子上学后,他们基本没有接送过孩子上下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孩子打“爸爸,妈妈,你们今天收了几个病人呀?今天能不能按时下班?”
“有空闲时间了,就想多陪陪孩子。因为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欠孩子得太多了。”王涛和吴斌说。
(转自许昌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