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欢度国庆
——————
放假通知
根据国务院节假日安排,
年国庆节放假时间为:
10月1日——10月7日假期7天
上课时间:
10月8日(星期五)正常上学
10月9日(星期六)调休,正常上学
——
——
国庆节由来
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
——
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小长假里,我们在玩得开心的同时,也要注意假期安全,以下假期安全小贴士,请仔细阅读哦!
疫情防控
根据省防控办关于做好近期疫情防控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确保我县学校师生健康和安全,就近期疫情防控重点工作通知如下:
国庆假期将至,倡导师生员工、家长家属近期非必要不出省,避免前往福建、黑龙江、澳门等疫情风险省份、地区。师生员工确需出省的要向学校报备审批,外出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返桐时凭48小时之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岗返学。
防疫温馨小提示:
1.出省前先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防控等级,坚决不去中高风险地区!
2.外出一定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不去人多的地方。尽量少接触公共环境的设施设备,接触后及时洗手消毒。
3.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家庭居住环境也要做到定期的清洁消毒。
——
——
秋季传染病
暑去寒来,秋天已经来了。从夏到秋(换季期),早晚的温差一点点在变大,除了气温的变化,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容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那么,在换季的时候,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在换季期间,孩子最容易“中招”哪些“换季病”。我们又该如何去预防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01
呼吸道传染疾病
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有麻疹、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等。这些均为呼吸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因此常见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预防措施:
1.做好个人防护和手部卫生,外出佩戴口罩,随时保持手部卫生。
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场所。
4.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5.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6.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
7.秋季温差较大,气温变化幅度也增大,根据气温变化适量增减衣服,以免病痛的“侵袭”。
02
手足口病
此病多发生在夏、秋季可散发亦可引起局部流行。以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疱疹为特征。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传染源: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通过接触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也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
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临床症状: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孩子与其他有发热、出疹症状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
3.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孩子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
4.孩子的膳食营养要合理搭配,保证充足的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03
诺如病毒
秋季是腹泻高发季节,其中80%以上是由诺如、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学校中常见诺如病毒感染引发的聚集性疫情。病毒主要通过粪、口、接触等途径传播,症状以腹泻、呕吐为主。
预防措施:
1.加强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2.食品加工过程要注意生熟分开、食物及时低温妥善保存。
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彻底后再食用。
4.孩子发生呕吐后,及时处置呕吐物后对该区域进行消毒。
——
——
欣望江山千里秀,欢颂祖国万年春
在此,健康幼全体教职工,
祝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
国庆节快乐!
为生活而教|用生活来教
编辑:王雅婷
审核:方万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