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
隐
性
梅
毒
科·普·知·识
很多人谈到梅毒这个疾病是羞涩和害怕的,因为它是性病的一种。-年,梅毒报告病例数一直位居我国39种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三位,年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为35.63/10万,近几年,梅毒中的隐性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梅毒的概述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其皮肤损害、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中均有梅毒螺旋体存在,与梅毒患者的溃疡或皮损密切接触,均有可能感染。
性接触是梅毒最主要的感染方式,且感染后第一年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随着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感染4年以上,通过性接触无传染性。TP还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少数情况下,梅毒可以通过血液或某些间接接触方式感染。
梅毒根据病程及临床表现可诊断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每个阶段的特征均不同。
梅毒各阶段特征
一期梅毒
通常在感染后2-4周左右开始发病,一般无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近卫淋巴结肿大。硬下疳传染性极强,多发生在外生殖器部位,少数情况下发生在口腔、手指、肛门等生殖器以外部位。
l典型的硬下疳
初起为红色斑疹,迅速发展为丘疹,并很快破溃,形成单个直径为1~2cm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周边水肿并隆起,基底呈肉红色,触之具有软骨样硬度(如触鼻尖),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内含大量的TP。无自觉疼痛和触痛。患者未经治疗,硬下疳可在3-8周内自然消退,消退后留有浅表瘢痕和色素沉着,但这并不意味着感染已经消失,病情会持续进展至二期梅毒阶段。
二期梅毒
常发生在感染后7-10周后,有时可与硬下疳同时出现,特征性表现为梅毒疹,传染性强,皮疹通常在2-3个月自行消退,一般不遗留瘢痕。患者如果没有接受治疗,疾病可能进入潜伏阶段,可持续数年。当患者抵抗力降低时,可再次出现症状,即为复发梅毒。严重者疾病可能进展到三期梅毒阶段。
l梅毒疹
皮疹多样,分布广泛而对称,以斑丘疹最常见,亦可表现为斑疹(玫瑰疹)、丘疹鳞屑性疹等,多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皮损颜色呈“生火腿”或铜红色。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以手掌和脚底出现暗红色或淡褐色环状脱屑性斑疹。与其他皮肤病表现的最大区别在于通常不痒或仅有轻微感觉。
好发于肛周、外生殖器等皮肤互相摩擦和潮湿部位的扁平湿疣,也是特征性表现之一。皮损高出皮面,界限清楚,表面湿润,呈灰白色或暗红色,传染性强。
三期梅毒
感染一期、二期梅毒的患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3-4年(最早2年,最晚20年),可有40%的患者发生三期梅毒。此期传染性弱,但破坏性大,皮肤黏膜严重损害,梅毒性树胶肿是其标志性症状,还可发生骨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造成的组织器官损害往往不可逆转。
还有一种梅毒类型也要重视——隐性梅毒
有梅毒感染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或曾出现溃疡、皮疹等临床症状已经消退,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查结果呈阳性,即为潜伏梅毒,也称隐性梅毒。许多梅毒患者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仍与性伴发生性行为,导致疾病传染性伴。
隐性梅毒可能是患者感染轻,或抵抗力强,感染后始终未出现症状,也可能是患者治疗剂量不足,虽症状消退但疾病并未治愈而引起。一般认为感染期在2年以内的为早期隐性梅毒,有25%可发生二期梅毒复发,具有传染性;感染期大于2年的为晚期隐性梅毒,如果未治疗,可能进展为三期梅毒。
最隐匿的梅毒危害
——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各期梅毒,甚至一期梅毒都可以累及中枢经系统,临床上以无症状神经梅毒、梅毒性脑膜炎、脑血管梅毒、实质性神经梅毒(包括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为常见。一旦出现神经梅毒症状,即使经过治疗,患者的记忆力、认知能力等也难以恢复至原来水平。
TP是否侵犯神经系统只能通过脑脊液检查可以确诊,而脑脊液检查远不如梅毒血清学检查更易开展与操作。所以,曾有过高危性接触史的人,特别是始终未出现临床症状与体征者,应在高危接触后的一个月左右主动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以尽早发现是否感染梅毒。
如何规范治疗梅毒
l梅毒可以治愈。能否早期发现,并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对梅毒患者的预后影响很大。
l患者和其性伴都需要接受严格的检查和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以避免再感染。
l出现疑似梅毒症状或与疑似感染梅毒的患者有不安全性接触者,均应主动及时就医检查。
l医院的皮肤性病科进行诊治,不要听信街头广告到非正规小诊所就医,不旦延误诊疗时机还增加就医费用。
l长效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目前仍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用于各期梅毒患者治疗,应遵循及早、足量、规范的治疗原则。
l所有梅毒患者均应进行HIV感染监测。
梅毒患者的随访
梅毒患者接受正规治疗后,应遵医嘱定期进行随访检查,并进行一次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定量试验(RPR或TRUST)监测,这是保证梅毒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随访期为2-3年,第1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每次随访应将既往治疗和复查化验单携带完整,方便医生了解治疗情况,判定治疗效果。
当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定量试验(RPR或TRUST)监测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行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正常者,应重新进行一次规范的梅毒治疗疗程;脑脊液检查异常者,应进行神经梅毒治疗(水剂青霉素治疗)。
l发现RPR或TRUST检测滴度较治疗前升高达4倍或以上;
l治疗后1-2年内,治疗初始的高滴度未能下降至少4倍;
l梅毒的症状和体征继续发展,出现神经体征和症状,如认知功能障碍、运动或感知功能障碍、视觉或听觉症状,脑神经麻痹,以及脑膜炎或脑卒中等。
参考文献:
[1]王晓春,王千秋,郑和义.性传播感染[M].北京:科学出版社.:58-80.
[2]孙丽君,吴若君.美国性传播疾病诊疗指南(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1-47.
供稿科室丨艾滋病性病防制科
撰稿人丨熊帮洁
排版丨张姝婷
图片丨pexels(可商用)
科学防病·健康幸福
大连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