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接种疫苗清单,看看你家孩子漏种了吗

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一、我国疫苗的分类

我国把宝宝疫苗分为两大类:

(一)由国家免费提供的第一类疫苗

此类疫苗必须按照年龄进行常规免疫接种,在入托入学时,需要查验预防接种情况,没有完成者是无法入学的。

此类疫苗有15种,其中常规使用12种疫苗,接种对象是6岁以下儿童,需接种23剂次。包括:

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百白破三联疫苗;

白百破二联疫苗;

A群流脑疫苗;

A+C群流脑疫苗;

乙脑疫苗;

麻腮风三联疫苗;

麻疹疫苗;

麻腮二联疫苗;

甲肝疫苗。

另外3种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钩端螺旋体疫苗;

炭疽疫苗。

主要为流行区域重点人群以及高危人群接种。

(二)由家长自己选择自费接种的第二类疫苗

此类疫苗的防病作用也很重要,只是国家还没有条件实行免费供应,需要家长根据条件选择接种。主要有:

风疹减毒活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水痘疫苗;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流行性感冒疫苗;

狂犬病疫苗。

(三)一类疫苗接种时间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1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2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3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4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5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6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8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9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4岁:脊灰疫苗(加强)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二、疫苗接种介绍

(一)一类疫苗

1、乙肝疫苗

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禁忌:发热、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对酵母成分过敏者。

接种反应:接种后局部发生肿块、疼痛;少数伴有轻度发烧、不安、食欲减退,大都在2~3天内自动消失。

接种时间:共3剂,分别在宝宝出生时、1月、6月注射。

2、卡介苗

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使用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接种人体后通过引起轻微感染而产生对人型结核杆菌的免疫力。90%以上的受种者会在接种局部形成溃疡持续数周至半年,最后愈合形成疤痕,俗称卡疤。对于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性结核有效。

禁忌:患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者;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患免疫缺陷症。

接种反应:接种后10~14天在接种部位有红色小结节,小结节会逐渐变大,伴有痛痒感,4~6周变成脓包或溃烂,注意不要挤压和包扎;

溃疡经2~3月会自动愈合,有时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如果接种部位发生严重感染,及时请医生检查和处理。

接种时间:出生24小时内。

3、骨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通过患者的粪便或口腔分泌物传染,感染后的宝宝会得小儿麻痹,如果病毒入侵中枢神经系统会引起上肢或下肢的迟缓性瘫痪。

禁忌:发热、患急性传染病者;患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而且此种疫苗口服,因此患胃肠病时最好延缓使用。

接种反应:服用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仅见少数轻微胃肠道症状。

接种时间:分别在2月、3月、4月和4岁时注射。

4、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百日咳会引发严重的阵发性咳嗽;白喉会在鼻喉部产生白膜阻塞呼吸,会引起心肌炎或神经炎;患上破伤风也可能威胁宝宝生命。

禁忌: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惊厥史者;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接种;有过敏史者。

接种反应:注射部位会有红肿疼痛;两天内有可能出现轻度发烧、不适、食欲减退;如出现持续高烧、抽筋等情况要立即看医生。

接种时间:出生后3、4、5月龄各服一剂;18~24月龄加强一剂。

5、A群流脑疫苗

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于冬春季,情况严重者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宝宝生命。本疫苗接种之后,可以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禁忌:发热;患神经系统疾患或精神病;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急性传染病和有过敏史的宝宝不宜接种。

接种反应:可能会出现低热,局部稍有压痛感。

接种时间:6月龄、9月龄!

6、麻疹疫苗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喷嚏、流涕,眼结膜充血、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严重者可并发中耳炎、肺炎、脑炎、死亡等,麻疹导致的死亡。

禁忌:发烧、患急性传染病、急性中耳炎、活动性结核及有严重过敏史;在1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的宝宝,不宜接种。

接种反应:注射部位有短时间的烧灼感和刺痛感,极少数宝宝在接种后出现轻微麻疹。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

接种时间:初免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7、乙脑疫苗

预防乙型脑炎。蚊虫传播是本病的罪魁祸首,宝宝感染后会表现为呕吐、嗜睡,严重的甚至出现抽筋和昏迷,也会留下轻重不一的后遗症。

禁忌:发热;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有免疫系统缺陷的宝宝。

接种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宝宝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接种时间:8月龄和24月龄。

8、甲肝减毒活疫苗:

预防甲型肝炎。这是一种谈虎色变的疾病,宝宝抵抗力低下,较容易患上,而且潜伏期内,没任何反应。

禁忌: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发热、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过敏性体质的宝宝不宜接种。

接种反应:绝大多数反应很轻微,一般不需要作特殊处理。少数会出现低烧、局部红肿、皮疹等反应,短时间内会消失。

接种时间:18月时注射1剂。

(二)二类疫苗

1、13价肺炎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中耳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接种时间:分别是2月、4月、6月和12-15月时注射。2岁以上体质弱的宝宝再注射23价肺炎疫苗。

2、水痘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水痘。

接种时间:18月龄接种第一剂次,满4岁接种第二剂次。

3、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心包炎等。

接种时间:6月龄以下儿童注射3针次,2月、4月、6月各注射一剂,12月龄以上再接种一针。

4、流行性感冒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流感。

接种时间:6月龄-35月龄儿童注射2剂次,间隔1个月,每剂次0.25ml;3岁以上儿童注射1剂次,每剂次0.5ml。

5、狂犬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狂犬病。

接种时间:犬类动物咬伤或抓伤者越早接种越好。

6、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秋季腹泻。

接种时间:6个月-3岁以儿童每年口服1剂次。

7、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肺炎球菌肺炎。

接种时间:2岁以上体弱多病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疾患或免疫功能减弱的人群,注射1剂次,高危人群5年后加强一次,健康人不需加强。

8、DtaP-IPV/Hib五联疫苗

接种目的:属于联合疫苗,将针对5种疾病的疫苗成分联合在一起,可预防儿童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接种时间:2、3、4、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前3剂次之间最短间隔≥28天,第3-4剂次之间最短间隔6个月。

另有两种自费疫苗,更多是在出现疫情传播风险情况下才会被人







































白殿风方法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l/2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