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缄默症病例治疗分享

近日,辽宁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与心理行为科连续接诊多例“选择性缄默症”患儿,部分本地患儿在我科康复,效果较满意,供大家分享。病例(.11.15):杨某某,女孩,4岁。“至今4岁在幼儿园说话少”为主诉。患儿系G2P2,早产30周,生后哭声响亮,生后住新生儿病房1个月,出院诊断不详。生后发育稍落后,1.5岁有意识发音。现与家人和熟人说话交流好,与陌生人可互动但说话少。3.5岁上幼儿园,在幼儿园很少说话,与小朋友玩耍可,完成老师各项指令。否认听力障碍,否认语音障碍。医院诊断为“选择性缄默症”,为进一步康复来我院。查体:一般状态可,神清,目光对视可,对医生保持微笑,不说话,不回答问题,可完成指令,可完成互动游戏,与旁边姐姐正常交流。模仿游戏(搭积木)(+),假扮游戏(倒水)(+)。辅助检查:医院.11:1.头颅MRI:未见异常;2.脑电图:未见异常;3.韦氏智力测定:71分。诊断:选择性缄默症。补充诊断(.12.5):发育迟滞,语言发育迟缓。主要问题:1.社交回避,分离焦虑。2.发育商分数较低,需除外测试时不能很好回答问题所致。3.需除外语言发育迟缓或语音障碍诱因导致社交回避。4.需除外不良养育环境。康复训练计划:心理行为治疗主要为减轻焦虑、脱敏治疗、暴露治疗,增强社交表达能力。1.儿童瑜伽。放松,增加自信心。2.感觉统合训练。以游戏为主,先熟悉环境,再群体训练,最后对外通透环境中训练。3.言语行为治疗。(1)学习交流性语言,增强沟通能力;(2)学会沟通后,参加集体课;(3)频繁更换训练师。4.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院办、妇产科门诊病房“赠千纸鹤送祝福活动”。(2)导诊咨询和发宣传单。4.家长教育和家庭治疗。(1)接纳包容孩子。(2)社交行为示范。(3)避免无意识强化,暗示。(4)康复训练目标:1.近期目标(3个月):可主动和陌生人搭讪;2.远期目标(青春期和成人):活泼开朗性格,健康快乐人生感受,避免抑郁焦虑发生。康复历程:康复训练我们先从儿童瑜伽/感觉统合训练(隔日交替)开始,选择性情温和训练师,让孩子放松尽快融入适应环境。开始训练当天孩子就能和训练师良好沟通,但发现孩子表达和认知能力较同龄儿童落后。训练第2周后,我们逐步加入儿童志愿者在训练课程中,孩子适应能力良好,我们在感统训练室正对大厅玻璃拉帘打开,直接对外展示。训练第3周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和小朋友开始语言交流。训练第4周,与医生仍无语言交流。训练师带孩子到院部开展“赠千纸鹤送祝福活动”,走进2个办公室与工作人员交流声音较小,进入第3个办公室后,发生哭闹尖叫后活动结束。现在患儿情绪稳定,训练中言语表达流畅,我们继续使用暴露和脱敏疗法,并训练交流表达能力。总结:1.诊断“选择性缄默症”是否正确?选择性缄默症是在特定环境下无言语交流,发病率国外0.03%~0.71%,在校发病率2%,需要与语言发育迟缓、社交恐惧症、学校恐惧症等鉴别。本患儿在诊室与姐姐正常表达,但与医生除无言语交流,目光对视好,可完成指令,游戏互动均可完成,在幼儿园特定环境无语言交流,所以诊断“选择性缄默症”,但考虑有言语障碍、社交恐惧、学校恐惧共患病。并且在训练计划中围绕问题进行训练,而不是只针对诊断。2.发育商71分,我们需排除测试没有语言交流造成分值低,所以后期进一步了解后才补充诊断:“发育迟滞,语言发育迟缓”。早期也可智力诊断量表结合人机对话筛查量表,如使用PPVT、瑞文智力测定用人机对话方式做智测,看两者测评分数是否相符,排除人为干扰。3.训练开始我们先从儿童瑜伽、感觉统合训练,让孩子放松尽快融入适应环境。先少项目后密集训练、围绕核心问题针对性训练,比如感统训练我们主要以游戏方式,让孩子尽快适应环境后对外开放和频繁更换训练师来脱敏和暴露,而不是主要针对感统失调问题训练。4.多维度训练。因为选择性缄默症患儿往往同时伴有语言发育迟缓、语音障碍(如构音障碍)、社交恐惧症、学校恐惧症、多动症等,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除语言(行为指导和交流性语言)、儿童瑜伽、感统训练,还应加入沙盘治疗、社交思维、表达能力、音乐、OT(手工制作)等科目,多维度训练肯定优于单项训练效果,考虑本患儿家长对价格比较敏感,我们使用训练项目较少。5.暴露疗法应循序渐进,家长/训练师/志愿者示范,遵循孩子意愿。我们开展“赠千纸鹤送祝福活动”时,过于激进造成后半阶段孩子情绪崩溃。6.家长教育也很重要。紧张焦虑的孩子后面往往站着同样紧张焦虑的家长,比如,孩子越是不说话家长生怕丢面子越是不停地督促造成孩子更加紧张,并且不时对他人解释孩子见人不爱说话这个事实,其实在暗示和强化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长非要给他人一个解释,可以说:“我家孩子会没有准备好”,并且自己做示范。7.“选择性缄默症”行为治疗效果都很好,但青春期和成人焦虑、抑郁发病率较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定期随访,尝试参加对抗性和集体性体育运动,比如羽毛球、篮球、足球等,瑜伽。职业发展方向建议选择压力较小,多沟通交流的职业。8.建议家长读《发现孩子天生气质》,从气质角度分析,让家长多包容理解和引导孩子各种行为。9.教孩子看人际互动的卡通片,小小儿推荐看《小猪佩奇》,大孩子推荐看《樱桃小丸子》,并且和孩子讨论观察到的情境。10.“怎么把训练植入到孩子生活中?”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训练时间是短暂的,孩子的生活是无限延伸的。经常和家长沟通、留家庭作业并且通过







































白癜风早期如何治疗
白癫风要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l/5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