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一
什么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这是一种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严重精神障碍。与成人精神分裂症一样,也表现为显著的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及与环境不协调。但不同的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有更为丰富的幻觉和幼稚的妄想内容。由于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疾病对患儿认知功能、语言能力及社会功能的损害更为严重。
二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①遗传因素
患者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发生率较高。
②器质性因素
本症患儿有围生期损害史较为常见。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神经系统检查有软体征和脑电图异常亦较多见,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儿诱发电位P潜伏期显著缩短及波幅降低;头颅CT扫描、磁共振影像(MRI)等研究结果提示额叶、基底节、颞叶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
③心理社会因素
儿童受到强烈精神创伤,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等生活事件诱发精神分裂症者较为常见,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④病前性格特征
本症患儿病前性格多为内向,在性格偏异或不健全基础上,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增加发病的危险性。
⑤生物化学因素
一般认为本症与中枢多巴胺能系统活动过度,去甲肾上腺素能功能不足有关。有些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增高,而胆碱能系统受抑制。
三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年龄小的儿童大多是缓慢起病,主要表现为性格的变化,比如:原来聪明活泼,逐渐失去往常的天真,变得孤独、沉默、退缩;原来和父母很亲切,要父母陪着玩,逐渐变得对父母没有感情,冷漠,很少讲话等。
症状表现会随着时间进一步明朗,孩子会出现幻觉,主要是听幻觉和视幻觉,比如看到可怕的鬼怪、动物或昆虫,听到批评、嘲笑、咒骂患儿的声音,嗅到难闻的气味或尝到毒药的味道等。思维的内容多比较幼稚、离奇、脱离现实,有时让人难以理解。情绪不稳定,与环境不协调。意志要求减退,不愿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减退。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可以有缄默、木僵或冲动打人、毁物的行为。
四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本症疗法基本与成人相似,主要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相结合,各种治疗的选择,除了根据主要临床症状之外,还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躯体发育、营养状况加以全面考虑。
①药物治疗原则
宜从小剂量开始,递增至疗效满意的治疗量,持续1月左右再渐减至维持剂量(相当于治疗量的1/4~1/3),通常维持治疗半年以上。
②常用口服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氯氮平、甲硫达嗪、氟哌啶醇、维思通、三氯噻吨(复康素),哌咪清等,显效率50%~60%。
③长效制剂
能有效地维持慢性期病人的疗效。
④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锥体外系反应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可表现为假性帕金森反应、静坐不能、动眼危象、吞咽或言语困难等,可口服安坦或肌注氢溴酸东莨菪碱。还可出现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嗜睡、便秘、泌乳、色素沉着、闭经或性功能障碍等。
⑤饮食护理
(1)儿童精神分裂症应该控制高热量饮食:精神分裂症病人习惯于高热量饮食。抗精神病药物改善病情,而增进食欲。有的病人不知饥饱,一次进食量较多,因此,饮食应定时、定量,按食谱供应。有研究表明,随意摄入热量比限制摄入热量增加了脑细胞的氧化损害,损害学习和记忆,加上精神分裂症病人倾向不锻炼,故易感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即使不服抗精神病药也是如此,故精神分裂症病人宜控制高热量摄入。
(2)木僵、违拗者应劝食:必要时给鼻饲流食,如奶类、豆浆、稀饭、果汁、菜汁等。并在床头备好适量饭菜,以备无人在场时,起床食用。
(3)被害妄想拒食者:除劝食外,应提供密闭包装食品,有条件的可让家属提供符合口味的饮食。但应按医嘱调配,达到合理供应。
(4)饮食应注意烹调方法和多食绿色蔬菜及新鲜水果:以增进食欲、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如果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应当尽早开始系统、规范的治疗。越早治疗,疾病对患儿功能的影响越小,预后越好。有些家长因为对疾病有偏见,不愿面对现实或担心药物及其他治疗方式对孩子生长发育有影响而延误治疗,往往造成病情加重和更为严重的功能损害。
五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预防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很高,且复发次数愈多,疾病所造成的精神缺损也越严重,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因此,一旦得了精神分裂症,就要千方百计地在预防复发方面采取措施,即在未复发的情况下采取措施。
①坚持维持量服药治疗
是最有效的预防复发措施。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自行停药有关。坚持维持量服药的病人复发率为40%,而没坚持维持量服药者复发率高达80%。因此,病人和家属要高度重视维持治疗。
②及时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是有先兆的,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一般都能防止复发,常见的复发先兆为:病人无原因出现睡眠不好、懒散、不愿起床、发呆发愣、情绪不稳、无故发脾气、烦躁易怒、胡思乱想、说话离谱,或病中的想法又露头等。这时就应该及时就医,调整治疗,病情波动时的及时处理可免于疾病的复发。
③坚持定期门诊复查
一定要坚持定期到门诊复查,使医生连续地、动态地了解病情,使病人经常处于精神科医生的医疗监护之下,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量。通过复查也可使病人及时得到咨询和心理治疗,解除病人在生活、工作和药物治疗中的各种困惑,这对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也起着重要作用。
④减少诱发因素
家属及周围人要充分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后精神状态的薄弱性,帮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经常与病人谈心,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现实生活,帮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对待应激事件的方法,鼓励病人增强信心,指导病人充实生活,使病人在没有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扰的环境中生活。
⑤开展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
要早期发现病人,早期治疗,预防复发,必须在社会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机构,在基层医疗保健组织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建立社区精神病防治机构以来,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有较明显的下降。
长
按
关
注
北京权威看白癜风医院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