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98岁郑榕太上老君常四爷之

刘军连简介 https://m.39.net/pf/a_4305593.html

昨天下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发布讣告,著名表演艺术家、北京人艺艺术委员会顾问郑榕,因病于年12月24日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他是话剧《茶馆》里的常四爷,《雷雨》中的周朴园,他也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三国演义》中的孔融……

在大半个世纪的表演生涯中,郑榕先生留下太多经典,而他做人的纯粹、谦卑更享誉中国戏剧界,成为几代演员的榜样。

最勤奋最刻苦的演员

郑榕年6月5日出生于安徽省定远县,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自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他先后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塑造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一生扮演了50多个话剧角色、80多个电影角色。

郑榕在话剧《茶馆》中扮演常四爷

他在北京人艺保留剧目《茶馆》和《雷雨》当中饰演的常四爷和周朴园形象,堪称话剧舞台上人物塑造的经典。

郑榕是北京人艺公认的在艺术创作中最勤奋、最刻苦的演员。他能从年到年的30多年中不停地对《茶馆》中扮演的常四爷进行反复研究;而对自己从年开始扮演的《雷雨》中的周朴园角色,他则用了近50年时间不断研究和总结。

郑榕上世纪50年代写的《演员日记》

不仅如此,他还手把手带出了濮存昕、杨立新等新一代“常四爷”和“周朴园”,对于更新的演员也掰开揉碎、毫无保留地传授表演。

北京人艺的舞台侧幕,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位坐着轮椅,弯着腰的老者在看年轻演员演戏,在给他们说戏……

郑榕给杨立新说戏

濮存昕说,郑榕对待表演像对待生命一样,他在人艺的第一部戏就是郑榕老师启蒙的,“我们从他身上学到的就是那种一丝不苟地翻回头来,一次一次地反省自己。”

濮存昕说自己扮演的周朴园,受郑榕的影响极大——

“我在表演信念里有郑榕老师的影子,《茶馆》里掏心窝子的那段表演,最后撒纸钱之前,三个老头一起笑谈人生,我们在表演时脑子里面的角色形象,就是郑榕老师。后来我演常四爷,情怀的点燃就是郑榕老师埋下的火种。他演周朴园时不到40岁,那种突然之间的火爆,又突然间的威严,那时我在台底下瞪着眼看。看着看着就被他的表演震撼,他的内心能量非常强大。”

拒绝人艺为其加退休工资

郑榕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在年进入北京人艺时就是一个置景装台的临时工,之后慢慢成为了一名演员,“当时可不想那么多,有活儿干,有屋子住,有饭吃,齐了!”

对于物质无欲无求,郑榕在此后的70多年中一直是这样做的。作为北京人艺曾经的副院长,濮存昕透露——

“剧院最早分给郑老的房子就在灯市口稻香村的楼上,那个小屋几乎除了床就没地儿了。后来玉蜓桥的房子也还是很小,再后来到了亦庄才稍稍大了一点。他们这代人对于物质上的东西不太讲究,吃喝玩乐在他们看来不重要。”

濮存昕还透露,郑榕因为退休早,工资比较低:“我们曾经开会研究给他增加工资,但是他不答应,他不收,说‘一码是一码’,这就是他的品格。我父亲非常敬重他,说他刚直不阿,年轻演员身上正是缺这个东西。”

话剧《茶馆》剧照(右三为郑榕)

被“放鸽子”几小时反检讨自己

郑榕去世的消息,让很多观众十分难过,悼念的声音真挚绵长。

这中间,一位媒体人的留言格外动情:他回忆多年前一次采访郑榕,自己的同事因故离开,被晾在一旁两三个小时的郑老不仅不怒,反而开始检讨自己,足以彰显老人的珍贵品格。

昨日有媒体披露,在纪念中国话剧百年期间,各种媒体排着队找郑老采访,他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对待;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会提前准备好小纸条,密密记下哪一年、哪一日、哪个人、哪出戏,以防自己忘记,就像当年写演员日记一样认真。

郑榕不仅出演《三国演义》,还在该剧组担任表演执导长达三年,这是他的另一种一丝不苟。

晚年郑榕不仅参演人艺的新剧,还下社区和普通观众亲密交流。他谦虚地自称是“原来什么都不会的老头儿”。90多岁的他说自己非常幸运,作为焦菊隐的学生,还要坚持学习,整理老师的传承,

“我觉得活得很有意义,我的晚年很幸福”。他还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座右铭“人生好比黑夜行路,可失不得足啊!”

“我一生没做过多少事,只是经历了一些人生的风雨。我周围的人都比我成熟。演戏演的是名著,合作的都是名导演,名演员,一点点把我带出来。我只能说,我是个幸运的人。话剧使我这一辈子生活得非常充实。话剧这个事业已经与我的生命凝结在一起了。它是我赖以安身立命之所在,是我生活的全部。”

以上是郑榕为自己一生写下的总结。如今斯人已去,《茶馆》中的郑榕与蓝天野、于是之这老几位,从此可以在天堂相聚,继续表演了!

撰文整理/编辑王轶斐图片来源/新华社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值班编辑/隋寅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mx/11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