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01
“蓝天白云真是最好的滤镜。”抖音用户“小金”在自己的账号里发布了一组定位为吉林省通化市的美丽图片。蓝天白云下,她可爱的女儿身着漂亮的公主裙,在黄色的野花中笑容灿烂。深邃清新的蓝天白云,已成为吉林人民生活中幸福感满满的“新常态”。
“新常态”源于吉林久久为功,稳扎稳打,为大气生态环境治理做出不懈努力与坚持。几年来,吉林省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年,吉林省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4%,首次超过90%;PM2.5浓度控制在26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20+”水平;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比例控制在0.3%以内;全省9个市(州)空气质量首次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国最前列……一次次的提升、一次次的突破,不断刷新着吉林省有监测数据以来的空气质量水平。
年,吉林蓝更加靓丽。据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介绍,1—8月,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92.1%,优良天数为天,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微克,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特别是7月和8月,优良天数比例达到%,PM2.5浓度达到11微克/立方米。
为了吉林蓝贯穿整个夏季,吉林省生态环境厅突出抓好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氮氧化合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协同减排,切实减轻夏季臭氧污染,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取得积极成效。
全面开展夏季臭氧管控工作,完成全省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摸底排查工作。强化钢铁行业现场督导,深入吉林建龙、磐石建龙、四平金钢、鑫达钢铁和通化钢铁等5家钢铁企业进行现场督导帮扶,推进污染治理设施超低排放改造。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截至8月底,吉林全省累计检测不合格车辆7.9万台,全省累计登记编码非道路移动机械2.4万台,助力蓝天白云在吉林夏季清新闪耀。
为让优美吉林蓝从夏入冬,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深化秸秆全域禁烧管控,突出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和获得感。
9月21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以生态强省建设为引领,出台18项重要文件及系列行动方案,秸秆全域禁烧作为吉林省生态强省建设的一项标志性举措,再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举措,向冬季大气污染宣战。
秸秆全域禁烧要坚决抓好,吉林保持“三个不变”,秸秆全域禁烧政策不变、对违规焚烧秸秆打击力度不变、对产生火点地区的追责力度不变,切实巩固扩大禁烧成果。
金秋十月,吉林大地的玉米结出沉甸甸的穗棒,一派丰收美景。面临即将到来的秸秆禁烧,吉林已经开始全力“下功夫”,打好秸秆禁烧前战。
“天地人”监督监管是吉林推动秸秆禁烧的科技利器。吉林省持续利用遥感卫星监测、视频系统实时监控、基层网格员分片巡查的“天地人”综合立体监控网,对火点实行全覆盖、全时段监管。同时,进一步健全火点快速处置体系,以村为单位成立灭火队,发现火点信息及时推送至灭火队,确保以最快速度处置火点。
不仅措施有力,秸秆禁烧理念也要在群众中“深入人心”。说起今年的秸秆禁烧宣传,单洪玲如数家珍。“我包保的50户在延边州敦化市官地镇官地北村,拿着秸秆禁烧‘明白卡’,走进农家院,挨家走、逐户唠,入户做宣传,把秸秆禁烧的危害给乡亲们讲明白。”官地镇位基层治理网格员齐上阵,扎实做到全镇玉米种植农户入户宣传访谈全覆盖。
宣传到位了,明明白白的经济账也让群众打心底里“舍不得烧”。在通化市辉南县辉发城镇光辉村,村民史艳辉看着地里金灿灿的玉米,盘算着一笔额外收入。
“去年,我用村里的秸秆打包机,给我家90亩地的秸秆都打包了,秸秆包销售到镇里的公司,每亩2包,刨去人工搬运、装车的费用,挣了元。往年的‘一把火’‘一股烟’,变成了现在的一笔钱。今年我还要把秸秆好好整整!”
让秸秆从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变成群众腰包里的真金白银,吉林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扎实的工作举措,让吉林蓝常在常新。
“年,冬季清洁取暖即将在吉林落地。”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李文辉向记者介绍。吉林全省择优推荐长春市、吉林市、白山市清洁取暖项目,项目完工后,三市城区和县城清洁取暖率达到%,平原地区农村清洁取暖率达到65%以上,大幅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极大提升全省空气环境质量。“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深入推进,助力吉林蓝冬季‘在线’,让群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原标题:《“蓝天白云是最好的滤镜!”?幸福吉林蓝为绿色发展添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