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征不明的病毒性脑炎,mNGS指明方向

北京扁平疣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314/8744641.html

◆基础病史

一般情况:女,30岁

主诉:发热6日伴意识丧失1次

◆现病史

患者-12-02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6℃-39.4℃之间,伴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头痛,无肌肉疼痛。医院就诊,予头孢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12-07患者出现晕厥倒地,呕吐胃内容物,伴有四肢抽搐、双眼上翻,有舌咬伤,无大小便失禁,约2小时神志渐恢复,送医院,查头颅CT:右侧颞叶片状出血伴低密度灶。后转至我院急诊,查头颅CTA+增强及胸部CT:右内侧颞叶脑出血可能,右侧颞叶片状低密度影,建议MR检查;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右侧椎动脉V4段纤细,考虑先天变异;右上肺炎症可能,建议复查。完善头颅MRI+MRA+MRV+增强示:右侧颞叶、岛叶及海马皮层异常信号,考虑脑炎可能性大;MRA未见明显异常;左侧横窦缺失,考虑变异可能,必要时复查。为进一步治疗,急诊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收住入院。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否认心脏病、肾病史。否认结核、乙肝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有1次剖宫产手术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检查

1、体格检查T:38.5℃,P:78次/分,R:16次/分,BP:/70mmHg,意识朦胧,嗜睡,精神萎,少语,对答切题,动作迟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眼球活动可,双眼右侧凝视。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部稍有抵抗,双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双侧腱反射对称,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啰音。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导尿管在位、通畅。2、实验室检查-12-08,血常规:WBC12.55*10^9/L,淋巴细胞0.43*10^9/L,中性粒细胞11.62*10^9/L;粪便常规+隐血未见异常。3、辅助检查心电图(-12-7,外院):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头颅CT(-12-7,外院):右侧颞叶片状出血伴低密度灶;头颅CTA+增强、胸部CT(-12-07,我院):右内侧颞叶脑出血可能,右侧颞叶片状低密度影,建议MR检查;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右侧椎动脉V4段纤细,考虑先天变异;右上肺炎症可能,建议复查;头颅MRI+MRA+MRV+增强(-12-08,我院):右侧颞叶、岛叶及海马皮层异常信号,考虑脑炎可能性大;MRA未见明显异常;左侧横窦缺失,考虑变异可能,必要时复查。

◆入院诊断

右侧颞叶、岛叶及海马皮层异常信号,考虑脑炎可能性大。

◆进一步检查

-12-09,血沉27mm/h;

-12-09,生化全套:α-羟丁酸脱氢酶.6U/L,磷0.82mmol/L,肌酸激酶.8U/L,乳酸脱氢酶.5U/L,谷草转氨酶45.7U/L,尿酸.9μmol/L,前白蛋白.5mg/L,白蛋白34.4g/L,总蛋白61.2g/L;-12-09,血凝七项组套:纤维蛋白降解产物9.01mg/L,纤维蛋白原3.63g/L,抗凝血酶原Ⅲ活性测定96%,D-二聚体2.52mg/L;-12-09,G试验GM试验二联检(组套)、抗心磷脂抗体测定(IgM)、糖化血红蛋白、降钙素原、结核感染T细胞未见异常;-12-09,第1次腰椎穿刺检查,压力mmH2O。脑脊液隐球菌:阴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7×10^6/L;隐球菌荚膜抗原测定:新型/哥特隐球菌抗原:阴性;-12-09,脑脊液生化:蛋白1.g/L,糖2.36mmol/L,氯.0mmol/L。同时脑脊液送检mNGS,结果回报:人类а疱疹病毒1型,特异序列数。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甘露醇脱水降颅压、预防痫性发作、支持营养等治疗。结果回报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继续抗病毒治疗。-12-22,第2次腰椎穿刺检查,压力mmH2O。脑脊液白细胞计数61×10^6/L。脑脊液生化:蛋白0.g/L,氯.0mmol/L;脑脊液隐球菌:阴性。再次送检脑脊液mNGS,结果回报:人类а疱疹病毒1型,特异序列数50。抗病毒治疗后患者体温控制,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复查脑脊液,NGS检测示病毒序列数明显降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复查结果

-01-04,生化全套:肌酸激酶20.6U/L,血糖3.69mmol/L,总胆固醇6.04mmol/L,白蛋白37.3g/L,总蛋白59.8g/L。-01-04,第3次腰椎穿刺检查,压力mmH2O。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46*10^6/L。脑脊液生化:蛋白0.g/L。-12-31,我院[MRI][头平扫+增强(3.0T),增强]:右侧颞叶、岛叶及海马皮层异常信号,考虑脑炎可能,较前-12-08明显好转,请结合临床。

◆诊疗过程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考虑脑炎可能性大,患者入院后予阿昔洛韦抗病毒、甘露醇脱水降颅压、预防痫性发作、支持营养等治疗。同时行NGS检测,结果回报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继续抗病毒治疗。后患者体温控制,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复查脑脊液,NGS检测示病毒序列数明显降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者个人原因出院,予以带药出院。出院后电话随访,患者症状较前好转,无发热、意识障碍。嘱出院后3-6个月后复查头颅磁共振、腰椎穿刺。

◆最后诊断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肝功能不全。

经验与体会

疱疹病毒生物分类归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有分α、β、γ三个亚科,分别称之α疱疹病毒、β疱疹病毒和γ疱疹病毒,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α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宿主范围广,复制周期短,繁殖速度快,是一类溶细胞性感染的病毒,多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

本病例年轻女性,急性发病,病情危重,目前院内常规脑脊液检测不能明确病原体,急诊根据现有检查进行经验性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入院后,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但病原体不明确。因此尽早完善腰椎穿刺,通过mNGS明确了人类疱疹病毒,进一步支持了临床诊断,大大缩短了临床诊断时间。在抗病毒治疗2周后,患者临床症状较前好转,再次复查腰穿,送检mNGS,人类а疱疹病毒1型的特异序列数明显较前下降,与临床症状好转相一致。该病例,及时送检、治疗后复查,明确了病原微生物,监测了病程变化,起到了精准诊疗的临床价值。

医院合伙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z/9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