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和封神的遭遇毁掉中国电影的想象

微信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08/115941.html

不久前,由周星驰监制,Netflix出品的动画电影《美猴王》,发布了最新预告。

大家看完预告片后,纷纷表达了不满。有人说,片名叫“美猴王”,可正片中这只猴子实在是太丑;

有人套用六小龄童的话说,“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还有人进行了比较,说《美猴王》里的猴子比《大圣归来》里的猴子差远了。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周星驰作为监制,审美实在太差了。这不是周星驰第一次遭遇嘲讽了。

就在11年前,他执导的《西游降魔篇》上映。片中孙悟空现出妖身后,身材矮小,皮肤干瘪,面目狰狞,几乎与兽类无异。这确实是影史中从未有过的形象,但网友却并不买账。有人形容“这猴子有毒桃子吃多了”,有人说“猴子变异了”。还有人直接搬出了86版《西游记》,怒斥“和六小龄童的美猴王没法比”。其实如果非要较真的话,我们不妨直接看看原著。小说《西游记》里,吴承恩对孙悟空是如何描写的呢?“满面毛,雷公嘴,面容羸瘦,尖嘴缩腮,身躯不满四尺,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也就是说,《西游降魔篇》里的孙悟空才更接近原著的描写。

可是大家先入为主,把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当作标杆,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全都被判定为“侮辱孙悟空形象”。其实孙悟空究竟是“美猴王”还是“丑猴王”并不是问题。把孙悟空的外形限定成一个标准,才是问题。还是以周星驰为例,当年他斥巨资拍摄了《大话西游》。这部影片极具颠覆性,被人认为是“文化垃圾”,上映之后票房也是一片惨淡。要不是几年后互联网兴起,恐怕这部喜剧就会永远被打入冷宫了。其实从现在的角度看,吴承恩当年创作《西游记》从没说过孙悟空不能谈恋爱,从没把自己写的东西当做圣旨,不容许别人改编。反倒是后来所谓的原著党自作主张,把《西游记》二创的路堵死了。最近,乌尔善的《封神第一部》上映,在一片叫好声中,也夹杂着一些刺耳的评论。遭受质疑最多的,就是姜子牙。

黄渤饰演的姜子牙扮相滑稽,在影片中也是个搞笑角色。很多观众表示难以接受。他们觉得黄渤的扮相更像是土地公公,这么拍是侮辱了姜子牙。

他们心中的姜子牙,应该是90版《封神榜》里蓝天野饰演的姜子牙,仙风道骨,气定神闲。可实际上,《封神演义》原著中对姜子牙的外形描写只有一句,“子牙此际落凡尘,白首牢骚类野人”。他被元始天尊谴下山时,十分落魄,像个野人。而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一直是大龄剩男,直到72岁才娶了68岁的待字闺中的马氏,想必他的外形和仙风道骨,也扯不上关系吧。

这些都证明了,无论是小说还是真实历史里,姜子牙都算不得美男子。观众说黄渤侮辱了姜子牙,并不是真的在维护姜子牙,只是在维护他们内心的偏见。同样遭此厄运的还有费翔饰演的商纣王,以及中俄混血儿娜然饰演的妲己。有原著党跳出来,说纣王应该是骄奢淫逸的昏君。可是费翔饰演的殷寿有勇有谋,城府极深,甚至像一个明君。

按照原著小说的说法,妲己应该是女娲派来祸害殷商的狐狸精。但是影片中的妲己却成了工具人,没啥特别的存在感。可实际上,导演乌尔善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强调了,他拍纣王,就是要拍出纣王从明君到暴君黑化的过程。他拍妲己,就是讨厌《封神演义》对女性的贬低,这是政治家推卸责任的方式。

好像一个王朝失败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红颜祸水”这四个字,这是不负责任的。所以他刻意降低了妲己的存在感,只是通过她来揭露殷寿本性。让人唏嘘的是,乌尔善如此尊重女性,可电影上映后,他也被污名化。

大家七嘴八舌,唯独忽略了《封神第一部》是一部流畅度极高的作品,为了这种行云流水,乌尔善光剧本就打磨了整整4年。4年里他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对商周历史和封神故事进行了解读,他找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文本,包括《尚书》《史记》《战国策》这些历史文本,也包括《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这些小说,发现不同文本的差异很大。乌尔善最终的选择是三个字,“当代性”,即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既然要让当代的观众相信这个故事,那么必须进行三个重大的改编。第一个改编是对封神榜的设定。原版小说中封神榜是个死亡名单,人世间要发生一场浩劫,现在观众很难接受这个设定。改编后的封神榜成为了一面照妖镜,可以判断善恶,唯有天下共主才能调动它,现代的观众很容易理解这个设定了。

第二个改编是对主角的转换。原版小说是章回体小说,拿姜子牙做主角是合适的。现在乌尔善要改编成三部曲史诗,主角必须有成长性。而姜子牙一出场已经是一个智者,不适合当主角,他就选择姬发为主角。

第一部讲述姬发觉醒,第二部讲述姬发面对闻仲讨伐保卫西岐,第三部才是武王伐纣封神。这是一个史诗电影常用的三段式结构,并非《指环王》独创。第三个改编是人物情感关系。原版小说中,姬发一直都在,但存在感很低,直到牧野之战才和主角碰面,但是改编成改剧本后要给他增加情感线。

那一方面就要削弱姜子牙、杨戬、哪吒这些传统主角的戏份,以免造成失焦。另一方面要削弱纣王和妲己的戏份,以免喧宾夺主。还要增加姬发和纣王之间的情感戏。姬发一开始把纣王当成父亲和偶像,后来见证了纣王和亲儿子殷郊关系的破裂,然后开始觉醒,并且成长为一名反叛者。

完成这三个改编后,乌尔善还要将它们化为无形,拍出一个雅俗共赏的易读版本,这就是影片最后呈现的效果。也就是说乌尔善在创作时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再回归简单的过程。但很多人却不买账,觉得导演偷懒,直接抄袭好莱坞史诗电影。乌尔善面对这样无端指责,恐怕也是无奈和唏嘘吧。#新手帮扶计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z/11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