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贴退热贴有用吗这7个错误做法一定

宝宝一发烧,爸妈就心焦。

但很多时候,家长对发热的认识和应对方式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今天疫苗君为各位宝妈、宝爸整理出应对宝宝发烧的常见的错误和应对措施,希望宝妈、宝爸们面对发烧不再慌乱。

图源:网络

毯子捂汗

一旦发热,不少爸妈的第一反应就是:

来,把被子捂紧,睡一觉出身汗就好了。

但这是大错特错的做法。所谓「捂出一身汗就好了」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宝宝能出汗,说明疾病开始缓解,身体已经可以正常调节体温了。这并不是捂被子的功劳。

在疾病缓解前,盖得多或穿得多,是不利于散热降温的。宝宝发热时,本身就产热大于散热,总这么捂着,体温可能会继续上升。甚至会因温度过高,诱发宝宝抽搐。

图源:摄图网

建议:

环境温度让宝宝觉得舒适就好。热了脱一件衣服,冷了加一层被子,不要刻意捂汗。

冷水/温水擦拭

这也是爸妈们爱用的一种「退热方式」。

但擦浴之后,常常是体表的温度暂时降低了,一量体温,才知道发热并没有消退。

很多发热的宝宝通常昏昏沉沉想睡觉,这个时候被擦来擦去会很不开心,反而可能哭闹、寒战。

建议:

擦浴不是退热的方式。如果宝宝不排斥擦浴,且这种方式确实能让宝宝觉得舒服,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试试看。

图源:摄图网

退热贴来治发烧

孩子发热,家长们常常按捺不住拿出家庭必备神贴:退热贴或者冰冰贴。

额头一贴,孩子舒不舒服我不清楚,反正家长心里是舒服多了。

额头凉凉的,不容易把脑子烧坏,否则考不上北大清华了。所以有的厂家把退热贴叫“护脑退热贴”。

除非细菌、病毒进入脑子里,分别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单纯发热不会烧坏大脑的。

发热不仅仅额头,全身都很烫。退热贴的物理降温能力极其有限,半个巴掌大的接触面,降温效果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而且孩子皮肤娇嫩,有时候退热贴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图源:网络

建议:

如果能让宝宝觉得舒服,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试试看。但别指望「一贴就退烧」。

发烧一定要吃药

发烧可以帮助孩子的机体对抗感染,所以除非发烧让孩子特别不舒服,不然没有必要吃退热药。因为吃退热药并不能让高温降至正常,只是让孩子感觉舒服一点。

比如孩子发烧38.5℃以上并且感觉烦躁不安、睡不好、吃不好,退烧药的确会让孩子舒服很多(体温稍降就开始玩了有没有),还可以降低脱水的风险。

如果你决定带孩子去儿科诊所,去之前就可以服用退烧药,不必等到医生看完后再给,因为孩子在舒服的时候更配合儿医的检查,而只有做好检查医生才能及时发现病因对症处理。

图源:摄图网

退热药只给一半剂量

据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父母在给孩子退烧药的时候剂量不准确,包括不足及超量。家长要记住:药物的剂量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算的,而不是年龄。一定要使用药物附带的量具,家用的调羹和量勺常常不够精确。

有的家长说:“我真的不希望给孩子吃药,所以我只给一半量”。请大家记住:半量不会起任何作用,还不如不给。总之,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需要使用退热药,一定要给足正确的量。

宝宝体温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发高烧还在满地跑,有的孩子虽然低烧但看上去却萎靡不振。每个孩子发烧的反应都不同,所以不管体温计上的数字如何,重点是要仔细观察孩子是否出现严重疾病的迹象。比如他们的不舒服程度,有没有活力,是否可能脱水等。一旦你有任何担心,都应该带宝宝到儿科就诊。

图源:摄图网

低烧不用管

0~3月龄发热的孩子,有较高的菌血症或脑膜炎的风险,不适合在家自行处理和观察,应当及时就诊,医生来判断情况。

3~6月龄相对大月龄孩子,也是比较高危的人群,发烧也是需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z/10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