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的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304/8714638.html
孩子发热,什么时候用退热药?
超过38.5℃就用?
NO、NO、NO
发热且有明显不适时才用。
No.1
发热会烧坏脑子吗?
发热是否会“烧坏脑子”,即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取决于发热的病因。
神经系统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可以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抽搐等,严重时可能遗留永久的神经系统损害,但这是感染本身引起的,而不是发热引起的。
一些罕见的遗传代谢病如线粒体病等,平时症状不明显或非常轻微,但在感染发热的应激状态下,身体的代谢负担加重,孩子会首先表现出脑病症状,如抽搐、意识障碍、偏瘫等。
这些遗传代谢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病因决定的,发热和感染只是诱因。
体温调节机制发生障碍当体温调节机制发生障碍时,有可能会出现过热,如中暑导致的热射病。这种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永久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热,寻找背后的原因非常重要,发热只是症状,不是疾病,如果疾病本身没有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就无需担心“烧坏脑子”。
No.2
发热能不能用退热贴?
不建议使用退热贴。
退热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感觉更舒适,最好的治疗手段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没有证据认为退热贴能够让孩子更加舒适。
发热是身体核心温度的升高,仅通过加强局部的散热,不能起到降温目的。
虽然退热贴中间有凝胶层,可以吸收一些热量起到局部降温的作用,但是凝胶层会很快因为热传导达到了与体温相似的温度,很难使全身温度降低,也不能达到商家所说的持续4小时、甚至12小时的降温。
另外,有时家长给孩子贴了过多的退热贴,反而妨碍了皮肤的蒸发和热辐射的散热作用。
还需要注意的是,退热贴作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出现接触性皮炎。
No.3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真的发热了?
不同类型的体温计、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不一样的。
通常,用水银体温计测得宝宝的额温、耳温、肛温≥38℃或腋温≥37.3℃以及口腔温度≥37.5℃就可以认为是发热了。电子体温计测得儿童腋温比水银体温计测得儿童肛温低约0.2℃,电子体温计测得儿童口温比水银体温计测得儿童肛温低约0.5℃。
No.4
婴儿出牙会导致发热吗?
婴儿在出牙期间常出现咬物、流涎、烦躁不安的表现,可能有一过性的体温升高,但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
如果在出牙期间体温持续超过38℃,需要考虑其他发热的原因,不应该归咎于出牙。
No.5
孩子发热了,要不要马上去看医生?
通常来讲,孩子37~38℃为低热,大多会出现在疫苗接种后、长牙或一般病毒感染。这时候,孩子依然能吃能玩,精神状态好。
但如果孩子体温大于38℃时,医院就诊。
No.6
接种疫苗后发热怎么办?
发热是打完疫苗后常见的反应之一,一般在打完疫苗的1~3天内出现,通常会持续1~3天,只有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后,可能是在6~12天以后再发热。
这时需要给宝宝多喝水(母乳喂养的宝宝就正常喂养),多休息,不要穿得太厚,注意通风。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并精神状态不好(烦躁、哭闹等),可以按说明书服用退烧药(仅推荐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使用退烧药不会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
如果没有其他症状、没有医生诊断,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
但当宝宝出现反复、持续发热超过3天,同时伴有其他无法缓解、越来越严重的疾病症状(如皮疹、咳嗽、呼吸不畅等)时,一定要及时送医诊治。
No.7
孩子发热一直抖,这是热性惊厥吗?
发热处在体温上升期的时候,有的孩子会出现寒颤,表现为一直发抖、咬牙。
寒颤与单纯热性惊厥的区别点在于意识状态:寒颤时意识清醒,惊厥时意识丧失,如果孩子能说话或哭闹,那就说明不是惊厥。
No.8
孩子发热但手脚冰凉,此时该给他多穿还是少穿?
根据孩子的感觉来判断。如果孩子畏寒,可以适当保暖,但不要穿盖很厚。
手脚冰凉的情况往往出现在体温上升阶段,与肢体的末梢血管收缩有关,这个时候不要给孩子捂很厚的衣服或棉被,因为这样做会妨碍散热,使体温更高。发热到达平台期后,手脚冰凉的现象会自行好转。
如果孩子不仅发热时手脚冰凉,还伴有全身皮肤发花、嘴唇青紫或面色苍白等表现,提示血液循环状态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No.9
孩子发热不能吃鸡蛋吗?
生病了,很多爸妈看孩子没胃口,由担心饮食不当加重病情,只敢给孩子吃青菜白粥。
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过度忌口,反而会影响发育,降低抵抗力。感冒发热期间,膳食要保持清淡,但是也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特别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如鸡蛋、牛奶、肉类,这样才有助于孩子尽快康复。
参考:卓正科普、育学园
编排:Yin审校:瑞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