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传染的流脑,在龙岗区出现今年首例病例

今年龙岗区发生本年度

首例流脑病例

龙岗某街道一名23岁男子,4月15日出现发热、双足疼痛伴寒战、皮肤淤点瘀斑,最高体温达38℃,入院后被确诊为C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导致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什么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脑膜炎奈瑟菌分为12个血清群(A、B、C、29E、X、Y、Z、W、H、I、K、L),其中A、B、C群共占90%以上。

人类是脑膜炎奈瑟菌唯一易感宿主,隐性感染(感染后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比例较高,达60%~70%,仅1%出现典型临床表现,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隐性感染者和患者是流脑的传染源。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酒吧、舞厅等空气不畅和人群拥挤的地方都会增加感染脑膜炎球菌的机会。

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瘀点及颈后疼痛、脖子硬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有生命危险,婴幼儿病情更为凶险。

如何防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每年的4月24日是世界脑膜炎日。今年世界脑膜炎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战胜脑膜炎”,早期识别、早期诊治、积极预防是“战胜脑膜炎”的关键!

常规的防控措施:

1.保持室内清洁,经常通风换气;

2.科学饮食,经常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3.尽量少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

疫苗接种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疫苗的广泛接种可以让人群保持较低的发病水平,让流脑的发病高峰不再明显。数据显示:在流脑疫苗广泛应用之前,我国每8-10年出现一次较大流行,每3-5年出现一次较小流行;疫苗接种广泛推行之后,我们区呈零星散发状态。

疫苗接种程序

目前用于预防的疫苗有

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2种

多糖疫苗有A群、A+C群、A+C+Y+W群3个品种

结合疫苗有A+C群结合疫苗

易感人群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接种流脑疫苗

接种后90%以上的人都会得到保护

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群流脑多糖疫苗为国家一类疫苗,也就是免费疫苗。

A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2剂次,分别于6月龄、9月龄各接种1剂。

A+C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2剂次,分别于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

—往期推荐—

END深圳市龙岗区健康教育所出品运营服务:深圳大件事新媒体有限公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l/8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