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春天由于天气时暖时寒,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乍暖还寒的季节特别容易生病,其中流脑就是扰乱份子之一。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球菌)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多发生在冬春季。
如何预防流脑?想和他优雅saygoodbye,不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脑膜炎球菌家族这个家族比较庞大,共有13个长相不同兄弟姐妹,它们分别叫A、B、C、D、X、Y、Z、29E、W、H、I、K、L血清群,
其中A、B、C、Y、W这几个家族成员最危险,它们导致的发病占95%,危险份子中又以A、B、C群引起的病例最多,约占90%,Z、29E群则很少致病;
近年来C群、B群脑膜炎奈瑟菌检出呈增多趋势,部分地区C群脑膜炎奈瑟菌已成为流行优势菌群。
传染源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奶、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幼儿传染有重要意义。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自母体获得免疫而很少发病;成人则已在多次流行过程中经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故儿童发病率高,以6个月至14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7岁以下儿童病死率较高。人感染后可对病原菌发生持久免疫力。
主要症状
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预防措施
1接种流脑疫苗是主要手段接种含相应菌群成分的脑膜炎球菌疫苗能有效预防相应菌群的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目前国家为适龄儿童提供2种免费接种的流脑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群流脑多糖疫苗),当然除了免费接种的流脑疫苗外,也可以选用自费的流脑疫苗。
我国上市的流脑疫苗有5种
当前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群流脑多糖疫苗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家长应带子女按时接,也可按照当地疾控专家的意见科学选择疫苗进行加强接种。
我国适龄儿童流脑疫苗接种程序▼①6、9月龄各接种1剂A群流脑多糖疫苗,间隔≥3个月;
②3、6岁各接种1剂A+C群流脑多糖疫苗,间隔≥3年。
国家建议免疫程序中的免费流脑疫苗也可用自费流脑疫苗替代接种。
2“三晒一开”,杀灭病菌脑膜炎双球菌有怕冷、怕热、厌氧的特性。所以,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流通的环境中不易生存。“三晒一开”就是常晒太阳、晒被褥、晒衣服,居室常开窗通风,以达到杀灭该病病菌的目的。
3及时就医,早期隔离在“流脑”好发季节,如发现儿童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呕吐时,须引起警觉,医院检查,确诊为“流脑”的要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或病人密切接触者要严密观察,以防止该病扩散、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