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陆芳
6月8日,七一勋章获得者,北京人艺表演、导演艺术家蓝天野,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5岁。
蓝天野演艺生涯70余年,出演了70多部话剧。他是《茶馆》中的秦仲义、《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蔡文姬》中的董祀。
而他出演的版电视剧《封神榜》的姜子牙,更是被赞“世间再无姜子牙”。
此外,蓝天野年轻时还是一名地下党员。他18岁加入共产党,53岁成为戏剧表演领域的扛鼎人物,63岁因饰演“姜子牙”广受赞誉,94岁获“七一勋章”。
这位德艺双馨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的一生,实属传奇。
“蓝天野”的名字是这么来的
年6月2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隆重举行。
“蓝天野,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文艺事业,七十年来先后出演或导演《茶馆》《家》等数十部经典文艺作品,德艺双馨,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蓝天野获颁“七一勋章”,很多人也知道了他早年以中共地下党员的身份,从事了多年的隐秘战线的革命工作。
蓝天野,原名叫王润森,年出生在河北,在北京长大。蓝天野的三姐早早地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离开了家,投身于革命工作。
蓝天野18岁那年,6年前离家出走的三姐忽然从解放区回来,任务是在大城市发展地下党的力量。蓝天野家成为北平地下党的一个联络点,他在姐姐的影响和带领下开始参加革命工作。
年9月23日,18岁的蓝天野正式入党,成为了一名年轻党员,负责输送情报和物资。抗战胜利后,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民主运动在北平地下展开,蓝天野一边在剧团演出,一边从事革命工作,秘密发展党员。
年秋天,蓝天野加入演剧二队,成为地下党员。
年白色恐怖加剧,地下党要把演剧二队的同志们分批撤回解放区。
当时还叫王润森的蓝天野,接到上级任务离开北平去往解放区,途中为了安全,他响应了组织的提议,从那时起弃用了本名王润森,改叫蓝天野。
他说,“蓝天野”三个字是他随口说出来的,当时也没有考虑什么寓意,后来就一直沿用了这个名,叫了几十年。
而这个名字在后来,乃至半个世纪以后,成为了中国戏剧表演领域最为浓墨的一笔。
《茶馆》里的秦仲义,令人记住了他
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作为先进党员和优秀戏剧表演者的蓝天野,成为了第一批加入人艺的演员,开始在公众舞台上发光发热。
“这么多年,每一个新戏排练前,都要去体验生活”,即便不是专门为了某一个戏,蓝天野也会花较长时间去体验生活。
首次排练《茶馆》时,蓝天野花在体验生活上的时间和精力,比用在排练中的还要多。茶馆、书馆,城里城外、城门洞口,喝茶的、说书的、算命看相的,都是蓝天野观察琢磨的对象。他慢慢琢磨出了“秦仲义”的形象。
年《茶馆》赴欧洲演出,大获成功,那是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被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话剧《茶馆》里的秦仲义,令老百姓认识了蓝天野,还有他主演的话剧《北京人》和《蔡文姬》,在当时也都是轰动一时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里的精彩演绎,成就了蓝天野在戏剧领域的重大贡献。
可以说,作为人艺的第一批演员,蓝天野等人和当时的人艺导演焦菊隐一起奠定了之后人艺演出的演剧流派。
成名后的蓝天野,也乐于提携后辈。
当时,濮存昕还是默默无闻的话剧演员,已是人艺的台柱子蓝天野,不仅演话剧还导话剧。
年,蓝天野正在筹备导演话剧《秦皇父子》,戏份较重的公子扶苏一角,蓝天野邀请濮存昕出演。年,濮存昕在蓝天野的力荐下,终于加入人艺,并成为了深受大家喜爱的男演员。
63岁出演“姜子牙”,中国影视史上最经典神仙造型之一
年,蓝天野受邀出演了电视剧《末代皇帝》饰演摄政王一角,这是他的首部影视作品。从那时起,他开始在戏剧影视领域跨界出演。
年,蓝天野参演的两部剧,同时成为观众喜爱的热门作品,一部是《封神榜》,另一部则是《渴望》。
对于参演《封神榜》,按照蓝天野自己的说法是,他并不愿意接拍这部戏,当时答应出演,完全是因为该剧的制作方是他的旧友,出于朋友情谊,他才签下了合约。而出演姜子牙一角,令他塑造了至今都令观众难忘的经典形象。
有网友说,《封神榜》被翻拍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每每回想起,总是蓝天野扮演的“姜子牙”,才是真正仙风道骨、智慧稳重的姜子牙。
蓝天野版姜子牙,也被称为中国影视史上最经典的神仙造型之一。
在《封神榜》中饰演伯邑考的演员汤镇宗表示,自己只拍了一场和蓝天野的对手戏。但当时蓝天野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眼看过去就是姜子牙,入型入格很有仙气。”
蓝天野还出演了另一部热门剧《渴望》,饰演了王沪生的父亲王子涛。这是个温文尔雅、可爱可敬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或许因为是蓝天野的本色出演,令他收获了观众的喜爱。
94岁还在演出、导戏,真正的老一辈艺术家
网友说,蓝天野是真正的老一辈艺术家,投身艺术就是一辈子。
年,蓝天野以84岁高龄重返舞台,在经典名剧《家》中首次扮演冯乐山。年,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之际,85岁的蓝天野在院庆大戏《甲子园》中担纲主演和艺术总监。
年10月26日,93岁的蓝天野带领人艺老中青少四代演员,使得由李六乙导演、曹禺改编巴金小说的经典名剧《家》,时隔九年之后再次“回归”首都剧场的舞台。
去年,94岁的蓝天野还在演出、导戏,走在后台的他脚步虽然迟缓,但身板儿却挺得直直的。
“老爷子只要在剧院、在排戏,精神头儿比我们都要好。”身边的年轻人总是这么敬佩地说。
如今斯人已去,更是令人无限感慨。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