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蓝天救援队救出村民600余人,我们

科技日报记者陈曦

7月22日晚上7点多,天津滨海蓝天救援队的队长刘会成在车上匆匆塞了几块饼干。他太饿了。

从早上6点到达河南省新乡市开始,他和8名队员就与其他蓝天救援队伍、武警部队官兵共同投入到转运群众和物资的行动中。13个小时里,天津滨海蓝天救援队在深达2、3米的泥水中,顺利完成转运百余趟,救出被困村民余人。

凌晨集结,从生态城出发奔赴一线

生态城畅景公寓是天津滨海蓝天救援队的队部所在地。这里有他们的库房和日常办公场地,是队员们的“家”。

7月21日凌晨1:03,天津滨海蓝天救援队启动了驰援河南水灾的救援备勤。队里一方面与郑州的蓝天救援系统协调中心取得联系,报备驰援意愿;另一方面协调队员、清点物资,只待一声令下。

3:51,队里的首批5名成员张晓亮、张福鼎、葛秋阳、刘杨阳、李兴新在生态城紧急集合,带上冲锋舟和急流救援装备,出发驰援郑州。

与此同时,在新区和生态城应急局的支持下,多家爱心单位也捐赠了水上动力浮板、水下助推器、药品、雨衣雨靴、车辆等救援物资。7月21日晚,滨海蓝天救援队的第二批4名成员与蓟州蓝天救援队的5名队员携带爱心捐赠,再次星夜驰援。

新乡汇合,给被困村民吃下“定心丸”

从7月21日晚,随着降雨量越来越大,“新乡雨势”登上微博热搜。在当地应急局的统一调度下,天津滨海蓝天救援队的9名成员在新乡汇合,赶赴受灾比较严重的前稻香村和后稻香村参与解救被困村民。

在部分村民被困的地方,水深已经超过了2米,很多人爬上屋顶等待救援。刘会成和队员们带去的冲锋舟派上了用场。

“令我们很感动的是,一艘冲锋舟一次只能运5、6个人,大家就让老人、伤病人员和孩子优先,而且没有争抢和吵闹,都非常配合。”刘会成说,现场水流声、雨声、马达声混杂,其实很难顺畅交流,但他和队员们还是尽自己所能喊着,“请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大家安全送出去”。这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暴雨和洪水中的一颗“定心丸”。

时间一点点流逝,队员们一趟趟往返,救出孕妇、婴儿、80多岁的病人……一直到天色渐暗、雨势变小,多名被困村民被逐一转移到安全地点。

一位大爷抹着眼泪从兜里掏出20元钱,硬要塞给刘会成,“好心人!谢谢你们!”。一位大娘被背下船后,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拿出一袋烧饼,“一天没吃饭了吧,快拿着。”在大雨里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这群硬汉没喊过苦累,但村民们的点滴善意,却让他们差点湿了眼眶。

湍急水流中救人,过硬技术就是“护身符”

“我现在接电话的手都是抖的”。操控了一整天冲锋舟的刘会成从一线撤下来,才发现手已全无力气。

暴雨如注、被淹之处水流湍急。在这样的情况下,冲锋舟要过横流,操控者必须有过硬的技术,“得学习过急流救援,特别是当转运的人多,而马力没有那么足的时候,就需要用技术来弥补马力,一旦被冲走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此前一次次的水上演练和实战,让队员们有了此次救援的底气和实力。

天津滨海蓝天救援队自去年5月在生态城正式成立,与生态城应急局联合开展过多次救援演练。借助生态城水域众多的特点,救援队还拥有了专属的水域训练基地,在水上实战中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抢险处置能力。

成立一年来,天津滨海蓝天救援队的成员已经从最初的30余人,增至如今的百余人。越来越多的生态城居民也加入了救援队的大家庭,用持续的热情做公益,散发着正能量的光和热。(受访者供图)

编辑:刘义阳

审核:王小龙

本文来源:科技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l/10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