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本文是瘦身联盟年第17期公益分享字|6分钟阅读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同各种细菌和病毒进行斗争,这其中最伟大的医学发明之一就是疫苗。
疫苗可以说是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是我们控制传染病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疫苗接种人群中,婴幼儿与儿童是最主要的群体之一。
新生儿离开母体后,前6个月有母体所自带的抗体以及母乳中抗体的不断加持。但是母传抗体在孩子出生6-8月龄的时候基本上就消失殆尽,所以6个月以后孩子就会进入各种疾病的发病高峰期。
此时孩子的免疫系统还不成熟,对细菌和病毒的抵御能力较低,及时给孩子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很多传染性疾病,也是最经济最便捷的措施。
让婴儿自己尽快产生对这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提高孩子们抵御疾病的能力,抵御细菌、病毒的侵害,保护孩子们的健康,让孩子茁壮成长。
每年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有关儿童预防接种的相关内容。01
预防接种基本知识
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以达到提高个体或群体免疫的水平,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通过开展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
我国实施免疫规划政策,普及儿童免疫,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乙肝、破伤风等疾病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受种;受种者为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应当配合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保证受种者及时受种。”
可见,接种第一类疫苗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所以,亲爱的宝妈宝爸们,一定要按照宝宝的年龄就近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给宝宝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同时,目前预防接种也和孩子是否能顺利进入幼儿园、小学直接相关,必须的疫苗要打齐全才可以办理入园手续,也是爸爸妈妈们要注意的。
02
疫苗是如何划分的
很多家长都知道,在去打预防针的时候,有时候是免费的,有时候是需要交钱的。免费的是必须要打的,交钱的是自愿的。那很多家长也搞不明白,那些需要交钱的有没有必要打?如何正确的选择疫苗呢?我国的疫苗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两种类型: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儿童免疫规划范围内的疫苗都是一类疫苗,如卡介苗、百白破等。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受种者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宫颈癌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等。
那有人会问,是不是一类疫苗比较重要,所以政府免费接种;而二类疫苗不重要,所以要自掏腰包,爱打不打?
其实并不是一类疫苗比二类疫苗更重要,自费的二类疫苗不重要。而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政府无法全部买单,大家要承担一部分费用。如果经济上不是太紧张或者有特殊原因,二类疫苗都要接种,这可以让宝宝少生病。
大部分地区要上幼儿园或小学时,需要出示预防接种证,所以家长为了避免上学遇到麻烦,还是要全程接种,这也是为了自己和他人负责。
此外,疫苗的分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曾经是第二类疫苗的麻风疫苗、乙脑疫苗,均已被陆续纳入到一类疫苗的范围内。
按照国家儿童计划免疫规划要求,儿童出生之后,要按照要求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苗、白破二联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A+C流脑、甲肝减毒等十一个品种,共二十二针次的疫苗。
(一类疫苗接种时间表)二类疫苗品类很多,按照接种性价比,给大家推荐几个二类疫苗:
1.五联疫苗
预防疾病:预防脊灰、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流感嗜血杆菌。
免疫程序:在2、3、4月龄,或3、4、5月龄进行3剂基础免疫;在18月龄进行1剂加强免疫。
这个五联疫苗目前打的人数最多,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次挨针,非常建议大家给孩子打。
2.HIB疫苗
预防疾病:可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肺炎、脑膜炎等。
免疫程序:2、3、4、18月龄各接种一针。
如果五联疫苗短缺,可以打四联疫苗再单独加HIB。前两种疫苗,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疫苗有关文件里,都提出让每个国家优先安排接种的,足以见重要性。
3.肺炎13价疫苗
预防疾病:可预防肺炎球菌肺炎。
免疫程序:适合2岁以下婴幼儿。最佳注射月龄的基础免疫在2、4、6月龄各接种一剂基础疫苗,加强免疫在12~15月龄接种一剂。
4.水痘疫苗
预防疾病:可预防水痘。
免疫程序:1岁接种1针,4岁接种第二次。
提示:水痘疫苗是减毒活疫苗,有的宝宝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情况,一般来说2天左右就会退热,只需要对症处理就好。
5.流感疫苗
预防疾病:可预防流行性病毒性感冒,流感病毒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也是空气飞沫传播,由于流感病毒本身变异很快,因此需要每年都要接种。
免疫程序:6个月-3岁以下儿童注射两针,间隔1个月,每针0.25ml;3岁以上儿童或成人注射一针,每针0.5ml,该疫苗在每年9月-到次年2月份接种。
提示:建议家里有宝宝的监护人、老人也接种,可以降低宝宝的病发率。
6.口服轮状病毒
预防疾病:可预防小儿秋季腹泻。
免疫程序:2个月-3岁以内的儿童每年口服一次,3-5岁的儿童口服一次。
注意事项:禁止开水送服。
7.EV71型灭活疫苗
预防疾病: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减少重症发生概率。
免疫程序:6个月开始接种2剂次。
注意事项:如果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请至少间隔1个月再打。少数宝宝注射部位出现疼痛、红肿反应,一般2-3天可自行恢复。
8.HPV疫苗
预防疾病: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宫颈癌。
免疫程序:国内上市二价和四价两种HPV疫苗,需接种三次分别在0、1、6月进行肌肉注射一针,半年内可完成全程接种。
很多家长认为预防接种证只是打针的一个记录,学校要的一个打针的凭证,其实,孩子的预防接种证记录着儿童的许多信息。
根据儿童基本情况可以推断以后需要接种的疫苗、如何同儿童家长联系等;
根据接种日期可以推断疫苗接种是否合格和及时;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可以确定该儿童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据疫苗禁忌症发生情况可以判断该儿童是否可以接种疫苗;发生异常反应时可以根据疫苗批号追查疫苗是否存在问题;
据医生签字可以查到该接种的责任人、预约日期可以提示及时接种;
疫苗知识和接种反应知识可以增进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的了解;
上幼儿所、上幼儿园、上小学、出国需要查询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本子,它记录了宝宝很多重要的信息。
03
疫苗潜在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其中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局部反应主要有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全身反应主要有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症状。
一般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但病情轻微,恢复较快,一般不需要临床处置。
异常反应是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异常反应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发生率极低,但多需要临床处置,绝大多数的异常反应经过临床治疗后不留永久性损害,极小部分有后遗症或残疾。
那么,出现一般的不良反应该怎么应对?
1.发热
发热是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反应。因为它进入人体后会供给免疫系统,迫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所以有的宝宝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多见于接种后24小时内,发热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
如果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需要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如果体温未超过38.5℃,可采取用温水擦澡、贴退热贴等方式物理降温,并给宝宝多喝水。反复发热,需就医。
如果孩子是疫苗接种后数天才出现的发热,并不一定与疫苗接种有关。如果宝宝发热持续3天以上,或伴有严重咳嗽等症状,医院就诊。
2.硬结
有些疫苗接种后,注射部位皮下会出现硬结,没有压痛,这是正常现象,一般来说过段时间药物会吸收,硬结会消失。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爸爸妈妈不用特别担心。
3.局部红肿
注射疫苗时对宝宝的皮肤造成轻微创伤,再加上疫苗对宝宝免疫系统的刺激,容易导致局部产生炎症而出现红肿。接种部位红肿范围较小,程度较轻,一般几天内就能消退,只要保持清洁干燥,无需处理。
如果红肿范围较广,可以采用冷敷,较为严重时需要及时就医。
4.过敏
如果宝宝接种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一定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对于接种后发生严重过敏者,要避免再次接种相同的疫苗。
有过敏史的宝宝,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单位观察一段时间再离开。
04
预防接种的禁忌症
很多家长会遇到这种情况,抱着孩子去打预防针,医院的工作人员有时会说,你家宝宝流鼻涕了,等好了再来打吧。
可能很多家长不是很明白,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这些情况可以接种疫苗:
1.轻微感冒:比如轻微流涕,程度不重的咳嗽,轻度腹泻都不算是预防接种的禁忌症。
有时候有的宝宝是由于过敏性咳嗽或者鼻炎鼻后滴漏所致咳嗽,这种咳嗽时间会比较长,随意推迟宝宝疫苗接种,没有给宝宝充足保护抗体,反而让宝宝而暴露在被感染的风险中,后果更糟糕。
2.轻度湿疹:宝宝湿疹反复,除非爆发严重湿疹或者接种处有严重湿疹,否则是可以注射的。
可遗憾的是,时常会出现本文开头暂时延迟接种,如果和医护人员沟通无效,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点激素类弱效药膏,一旦情况好转,马上注射。
3.抗生素治疗或者雾化吸入激素治疗:比如有些哮喘孩子治疗,需要较长时间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等激素治疗,是可以按计划接种疫苗。
4.对抗生素过敏以及轻微的鸡蛋过敏者都可以接种。但是要提醒的是严重的鸡蛋过敏者谨慎接种麻风疫苗及流感疫苗。
5.轻度腹泻:比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性腹泻都不需要推迟疫苗接种。
6.出生没有其它异常,而且体重在g以上早产儿可以接种疫苗。如果出生体重低于g的宝宝要等到体重达标再接种疫苗。
7.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比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只要没有合并严重的临床情况,都推荐积极预防接种,可以减少宝宝患病的概率。
宝宝如果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就不要接种疫苗了:
1.发烧、感冒或患急性传染病的儿童应暂停接种疫苗;
2.先天免疫缺陷、遗传代谢病患儿不宜接种疫苗,以免造成严重干扰或代谢危象,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3.免疫系统疾病患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接种疫苗;
4.过敏体质者在接种疫苗前医生应详细了解其过敏原,如疫苗含有该过敏原应禁止接种;
5.心脏衰竭、肾衰竭、呼吸衰竭者;
6.患有癫痫、高热惊厥、脑炎后遗症等病史。
以上就是关于儿童预防接种。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转发给你关心的家人朋友们,全年52场公益分享每周不缺席,一起为健康加油!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的每个「在看」
我都当成了喜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