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尽量缩小对孩子的负面冲击
虽然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可能学会避免和隐藏内心的焦虑,他们毫无疑问的仍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对此,选择性缄默孩子的家长往往能够认同,因为他们回想自己的学校生活也是充满痛苦和孤独。及早介入可以帮助孩子尽早享受正常而正面的学校生活。
选择性缄默的孩子不喜欢冒险。
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如果能及早辩认和接受辅导,他们后来通常和一般孩子没有两样。但是持续缄默数年才获得改善的孩子,通常仍然呈现社交焦虑的症状,例如:他们倾向于退缩,等着别人采取主动;无论个人、社交或事业各方面都害怕冒险。我们知道,这些个性特质正是造成他们选择性缄默的原因之一。然而,幼年和小学时期的正向经验,有助于青少年阶段探索自我意识和自我怀疑,所有孩子皆是如此。及早帮助孩子改善社交品质和自我形象,就可以帮助他们安然度过青少年时期。
二、防止情况愈来愈糟
虽然很多选择性缄默的孩子,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未曾说过一个字,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此。有些孩子是逐渐形成选择性缄默症,每换一位新老师就愈少说话。这样的孩子最容易被忽略,他们的问题较晚被注意,大约七到九岁才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一开始也往往专注于行为问题,例如:逃避工作、遗粪、或挑食。
选择性缄默的孩子身上仿佛有“开关”控制着“舒适门槛”。
回顾这些小孩开始上学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说话,但是的确很少说话。举例来说,他们可能只回应而不主动说话、只简短回答而不详细说明,或只是少数一两个人说话。他们和害羞的孩子不同之处,在于具有清楚的说话模式。在适应期过后,他们不会变得放松和容易沟通,而是身上仿佛有着“开关”似的,只有到达“舒适门槛”( 选择性缄默是一种经由学习而来的行为(见本书第一章),因此它发展的时间愈久,愈容易成为固著的行为,也愈难突破。
然而,问题的严重程度并不容易一眼就看出来。孩子有时候难免胆小、紧张或害羞,这很正常。孩子只是不太愿意说话,这也很容易忽略或找到借口。家长可能无法察觉问题,因为孩子在家说话很自在。相反的,也有家长很担心,但别人却告诉他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对于选择性缄默症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很少,因此决定进行检视、提供协助时,往往已经错失良机。及早介入是关键,因为一旦孩子找到避免说话焦虑的方法,要改变他的行为模式就很困难。
四、防止“设法让孩子开口却无效”的情形一再重复
许多选择性缄默孩子身边的朋友、亲戚或教育工作者,会尽力帮助孩子克服说话的困难。如果他们能够敏感的体会孩子内心的挣扎(“我想说话,可是说话会让我焦虑”),就会努力营造放松的环境、正面鼓舞孩子,并且减少而非增加对孩子开口的期望(见本书第六章“创造适当的环境”)。
然而无法避免的,也会有人试图用较为直接的方法,使孩子开口说话,包括温和劝说(“试试看,很容易的”)、哄骗(“小声耳语就好”)、责备("你不告诉我你怎么了,我没法帮你"),以及贿赂(“如果你和那位女士说话,你想要什么甜点我都买给你”)。学校里有时也会出现竞赛的氛围,每一个人都想“试一下”,成为孩子第一个说话的对象。
无论多么出于善意,温和和劝说、哄骗和引诱加诸于选择性缄默孩子的压力,不亚于责备和否定。
很遗憾,上述善意但未经规划的做法,尝试失败的次数愈多,孩子就愈熟悉伴随而来的压力和挫折,一旦压力解除孩子就会感到愈轻松。因此,努力想要帮助孩子说话,却往往反而强化缄默的行为,使之更难改变。
五、防止孩子自我认同不说话的角色
久而久之,选择性缄默孩子的同学对于他不说话习以为常(常常抢着向别人解释“他不说话”)。如果孩子逐渐认同自己不说话的角色,就会导致两件事。
第一,孩子安于这个角色,认为它让自己有立足之地。对于在社交困境中挣扎的孩子,这可能是他在同侪间得到认同的唯一方法。这样会增强“缄默”而非“说话”的行为,十分令人担忧。
第二,孩子接受了不说话的角色,就愈不相信改变的可能性。这样会增强焦虑的累积,使得任何提供沟通机会的努力更不容易有效。
六、降低老师和家长情绪和体力的负荷
我们目前为止皆专注于选择性缄默症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我们也不要低估了它对孩子周遭人的影响。孩子身边的大人常常会觉得焦虑、挫折、生气、无所适从和无助。每一个大人对于孩子的缄默,往往会有极为不同的诠释和反应,但是都同样耗费心神,如果必须每天面对更是格外辛苦。
家长对于孩子的缄默,
往往会有南辕北辙的看法。
有的大人会以为,如果孩子愿意说话就会说话,因而觉得自己被孩子拒绝或惩罚。他们仿佛和孩子展开拉锯战,想要赢却总是失败,感到非常无助。这些大人会因孩子明显占上风、主导局势,而感到困扰或生气,于是千方百计要哄骗、贿赂或逼迫孩子说话。
相反的,有的大人会认为,孩子是因为恐惧而无法说话,因此真心想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他们努力提供替代性沟通方式,但是当孩子还是无法突破,他们就觉得无所适从。这些大人对孩子充满同情,但是眼见孩子依然故我,他们就会充满挫折。而且他们也会怀疑,自己提供了替代性沟通方式,是不是让孩子过于安逸,因而持续保持缄默。
许多家长和专业工作者在帮助
选择性缄默孩子的路途上,变成孤军奋战。
选择性缄默孩子周遭的大人,可能保持上述两种极端不同的看法,也可能介于两者之间,但无论如何,都将体验非常独特的历程。这是陪伴一般性学习障碍或复杂特殊需求的孩子,所无法比拟的。这些大人可能一心一意想让孩子说话,以至于梦见或幻想着孩子和他们说话的画面。缄默的问题可能成为家庭中争执的焦点,使婚姻或手足关系蒙受压力。家长或专业工作者可能努力寻求专家建议,或投入大量时间搜索相关文献。许多大人会发现自己陷入孤军奋战的处境。孩子的困难如果早日解决或舒缓,就可以减轻周遭人付出的代价。
摘自《选择性缄默症资源手册》第25页-28页
MaggieJohnsonAlisonWintgens著
黄晶晶译
心理出版社
昆明儿童白癜风脸上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