鎷夎惃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 http://www.bdfyy999.com/bdf/
预防春季儿童
传染病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但像细菌、病毒也在加速繁殖
再由于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
也使得春天成为了一个疾病高发的季节
小朋友们抵抗力低
更容易感染各种春季疾病
如流感、麻疹、手足口、水痘等
TIME:.4.28
每到春天都是流行病高发期,并且这些病传染性强、传染迅速,让家长防不胜防,孩子很容易就感染。
传染病多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特点就是起病很急,一病起来就来势汹汹,传变很快,很多时候上午还只是小感冒的表现,下午就扁桃体发炎高烧39度了,很多家长容易慌了手脚。
以下传染病在春季最为高发,家长应该认真了解一下:
01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是一种多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聚集场所较易爆发疫情。
主要症状:发热、咳嗽、流鼻涕、鼻塞,孩子怕冷、突发高烧、头痛、乏力、肌肉酸痛。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
预防措施:在流感季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日常消毒,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督促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记得佩戴口罩。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
02
多种肠道病毒
手足口病是由EV-71、CV-A16、VV-A6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是高发感染人群。如果孩子突然高烧,手心、脚心甚至嘴巴里有小疹子,就要谨防手足口病。
特点: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足口病或疱疹性咽颊炎,及时就医,及时隔离。孩子可能会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传播途径:以粪口传播为主,也可以经飞沫、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
预防措施:6个月-5岁的孩子可以接种EV71疫苗,卧室经常通风,保持室内卫生,勤晒衣被,勤快洗手,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儿及其粪便
03
麻疹
麻疹病毒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分为典型麻疹和非典型麻疹。
症状:发热、上呼吸道炎,伴有咳嗽、结膜炎等症状,且在耳后、颈部、躯干四肢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是最佳预防措施,平时多引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保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水痘
04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症状: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咽痛等前驱症状,头部、躯干再到四肢出现疱疹。感染水痘病毒后,有2周潜伏期,可有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后出现发热伴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增强免疫力,避免和水痘患者接触。及时就医和隔离,患病的孩子要隔离至疱疹全部干燥结痂,有接触史的易感儿童应观察3周。
05
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症状跟流感相似,会高热不退。如果孩子近期有接触过禽类,那就要格外小心了。
症状: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孩子还会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症状。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等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传播。
预防措施: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日常预防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段时间让孩子少接触禽类;平时做饭,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06
脑膜炎双球菌
如果孩子发热来势凶猛,头痛剧烈、神志欠清、身上有瘀斑瘀点,那要马上就医治疗。
症状:潜伏期一般2-3天,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症状为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多数无明显症状,随后病菌进入脑脊液后,高热寒战、体温可达40℃、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传播途径:多数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全年均可患病,但12月到次年3-4月为多发季节。
预防措施:医院就医。早期隔离、早期治疗。预防上,在流行季节,少带孩子去公共场合。有阳光的时候,多晒衣服、晒被褥、带孩子晒太阳、开窗通风换气。
07
猩红热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如果发现孩子先发热,第二天发生全身红疹,摁之可褪色,舌红如草莓。“环口苍白圈”,嘴唇一周皮肤发白,那就很可能是猩红热,医院。
症状:
1、疹前期:24小时内,突发高热,体温在39℃以上,出现咽喉红肿疼痛或腐烂。
2、出疹期:发热数小时至1天出疹,出疹时高热,皮肤弥漫潮红,于颈、胸、躯干、四肢依次出现,1-2天遍布全身,呈弥漫性密集红斑,在肘弯、腋窝、腹股沟处皮疹更密集,形成明显线状;两颊及前额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鼻周围呈特征性“环口苍白圈”。舌苔剥脱,舌质红绛,舌乳头肥大如刺,称为草莓舌。
3、恢复期:皮疹持续2-4天后依次开始消退,按出疹顺序3-5天消退,重者可持续1周,疹退后有片状脱皮,无色素沉着。
中医认为,腥红热是痧毒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胃,郁而化热、化火。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亦可通过食物、玩具、衣物等物品间接传播。
预防措施:医院就医,及时隔离。应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链球菌阴性时解除隔离。
对于已感染患儿,家长要加强对其口腔护理,可用淡盐水或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漱口。孩子皮肤会很痒,要防止抓破皮肤。还可常见到身上皮肤有脱屑和脱皮的现象,尤其是手指和脚趾可有大片脱皮,此时要防止孩子撕扯皮肤。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08
腮腺炎病毒
如果孩子发热后出现腮部肿胀疼痛,先一侧,后对侧,以耳垂为中心囊肿,那就要警惕腮腺炎。
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病初可有发热、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病的孩子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疼痛,咀嚼时更痛。严重的有可能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肾炎及睾丸炎等。合并脑膜炎可有发热头痛、呕吐、嗜睡,少数可有昏迷。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及时就医隔离,至消肿为止。有接触史的应检疫3周。预防上,要减少孩子接触腮腺炎病人,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合。
春季传染病高发季节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01
家园配合,培养良好习惯
1.幼儿园和家庭一起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教会幼儿正确的擦拭鼻涕的方法。
2.建议家长早晚可以用冷水为幼儿洗脸洗鼻,以增强幼儿鼻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冷水洗脸最好是在春天天气渐暖时开始进行。)
3.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房间的空气流通,必要时可采取一些家庭消毒措施。
02
经常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1.孩子在幼儿园每天都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建议周末的时候为他们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提高自身抵抗力。
2.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注意早睡早起。人体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这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03
合理营养,科学安排膳食
1.幼儿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家长可以为幼儿准备多样化、色香味全的营养食谱,力求营养全面、均衡,保证幼儿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满足幼儿的生长需要。
2.家园同步,家长在家要鼓励幼儿多吃新鲜水果和青菜、粗粮等,增强幼儿的抵抗力。粗纤维还可以疏通大肠,完成消化的最后一道工序。
3.春季气候多变,幼儿还应多喝水,活动量加大使幼儿体内缺少水份,多饮水有利于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减少患病的机率。
图文编辑:吴舒庭
审核:王高霞
咨询(李园长)
(王园长)
-(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