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职考脑脊液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

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①有脑膜刺激症者;②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③疑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梅毒、脑膜白血病患者;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系统观察或椎管内给药等。脑脊液检查的禁忌症有: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病人处于休克、衷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者均禁忌穿刺。2、正常人脑脊液总量是~ml。3、脑脊液采集标本采3管,每管1-2ml,第一管细菌学检查;第二管生化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细胞计数。4、脑脊液穿刺的时机与疾病有关,化脓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2d、病毒性脑膜炎于发病后3~5d、结核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3周、疱疹性脑膜炎于流行性感冒前驱症状期开始后5~7d穿刺采集标本。5、脑脊液的颜色(1)红色:见于穿刺损伤(新鲜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前者在离心后上清液无色透明,后者扔为红色。(2)黄色:主要见于陈旧性出血,脑脊液呈黄色称为黄变症。(3)黄色胶冻状:主要见于蛛网膜下腔梗阻。(4)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5)褐色或黑色:见于黑色素瘤。(6)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6、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呈毛玻璃样微混,静置12~24h,表面有薄膜或纤维凝块。该薄膜或凝块做结合分支杆菌检查,阳性检出率高。7、化脓性脑膜炎静置1~2h有凝块或沉淀。8、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呈透明。9、正常脑脊液的pH为7.31~7.34。10、脑脊液蛋白定性检查的常用方法是潘氏试验,检测的是球蛋白。球蛋白含量增高提示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当脑脊液中蛋白含量超过10g/L时会出现凝块。11、正常脑脊液白细胞为:成人0~8×/L。儿童0~15×/L。新生儿0~30×/L。主要以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为主。两者的比例为7:3。正常脑脊液无红细胞。12、急性炎症期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亚急性增殖期以淋巴细胞为主。13、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为血糖的50~80%,2.4~4.5mmol/L,脑脊液葡萄糖降低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原因是细菌的分解,生长需要能量所致。14、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为血浆的1.2~1.3倍,这是由于脑脊液内蛋白含量降低,为了维持脑脊液和血浆渗透压之间平衡,故脑脊液氯化物含量高于血浆。~mmol/L。氯化物减低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点上方绿标闭着眼睛学习

更多音频信息,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有:简单易行,诊断迅速,癌细胞检出率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2)不足   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局限性,只能看到少数细胞,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具体部位难确定;不易对癌细胞作出明确的分型。2、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扁平上皮)和柱状上皮。(1)鳞状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有10多层细胞。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道、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层细胞(内底层、外底层)、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角化前、不完全角化、完全角化)。(2)复层鳞状上皮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①细胞体积由小到大。②胞核由大到小,最后消失。③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④核胞质比由大到小(内底层1:0.5~1;外底层1:1~2;中层1:2~3;角化前1:3~5;不完全角化1:5以上;完全角化无核)。⑤胞质量由少到多,胞质染色由暗红色到浅红色。(3)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增生、再生、化生。3、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形态特征(1)细胞核的改变:核增大、核畸形、核深染、核胞质比失调。 (2)细胞质的改变:胞质量异常、染色加深、细胞形态畸形、空泡变异、吞噬异物。(3)核异质: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胞质尚正常。核异质细胞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过渡型细胞,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改变程度,可分为轻度核异质和重度核异质。4、高分化腺癌细胞呈印戒样,低分化腺癌呈桑葚样。5、肺癌:是导致胸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周围型腺癌为多见,鳞癌和未分化癌则很少见。6、胃肠癌:主要出现于腹水中,多数是分泌黏液的腺癌,可以见较多印戒样癌细胞,多为胃癌。7、常用染色方法   常用的染色有HE、巴氏及瑞-吉氏染色,其特点如下。(1)HE染色   此法染色效果也好,只是胞质色彩不丰富,不能用于观察阴道涂片对雌激素水平测定。优点是操作简易,试剂易配制。(2)巴氏染色   此法染色特点是细胞具有多色性,色彩丰富鲜艳,胞内结构清晰,染色效果好,是细胞病理学检查常用的方法,尤其是观察女性雌激素水平对阴道上皮细胞的影响。此法的缺点是操作程序复杂。(3)瑞-吉氏染色   此法适用于血片、淋巴穿刺液和胸腹水涂片。8、报告方式   分级法是常用的报告方式,能客观地反映细胞学的变化。目前有三级、四级和五级三种分类方法。(1)三级分类法:①Ⅰ级:阴性。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或一般炎症变性细胞。②Ⅱ级:可疑。涂片发现核异质细胞。③Ⅲ级:阳性。涂片中找到典型的癌细胞。可根据癌细胞形态,进一步分类。(2)四级分类法:①Ⅰ级:阴性。②Ⅱ级:核异质。涂片中发现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多由炎症变性所致。③Ⅲ级:可疑。涂片中有重度核异质细胞,其形态基本符合癌细胞标准。但由于数量过少,或形态不典型,不能排除癌前病变的可能性。④Ⅳ级:阳性。涂片中可见典型的癌细胞。(3)五级分类法(Papanicolaou分级):①Ⅰ级: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和一般炎症变性细胞。②Ⅱ级:有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但无恶性迹象。③Ⅲ级:有较多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④Ⅳ级:有大量重度核异质细胞,强烈提示为恶性肿瘤,但仍缺乏特异性癌细胞,⑤Ⅴ级:可见典型癌细胞,并能根据细胞学特点,作出初步分类。9、雌激素水平对阴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时期

区间

影响程度

变化情况

月经期

3-5天

轻度

大量红细胞+成团脱落的子宫内膜细胞

月经后期

5-11天

轻度到中度

角化前细胞为主,部分角化细胞,多在20%以上。

排卵前期

11-13天

中度

角化前细胞为主,角化细胞占30%~40%,涂片背景较清晰

排卵期

14-16天

高度影响

角化细胞占50%~70%,胞质鲜艳多彩,涂片背景清晰

排卵后期

16-24天

轻度

角化细胞减少,以中层细胞为主

月经前期

25-18天

轻度

上皮细胞破碎,易见裸核和碎屑。

?点上方绿标闭着眼睛学习

更多音频信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jx/8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