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饮食上的洁净〈申命记〉14章1-2节「你们是耶和华─你们 神的儿女。不可为死人用刀划身,也不可将额上剃光;因为你归耶和华─你 神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神把以色列人放在歌珊地四百三十年,现在要让他们进迦南地,神有太多的不放心。在歌珊地时,以色列人以蓄牧为主,是埃及人所厌恶的;以色列人被奴役,也是埃及人所轻贱的。以色列人在埃及自成一族,没有和他外族混和,非常单纯。但是在迦南地有很多外邦民族,他们的生活习惯都是神所厌恶的。因此神要以色列人把迦南民族赶出迦南,免得以色列人受到影响。但是神也知道以色列人的信心有限,无法达成神的愿望。因此祂只能一再教导,多方教育,希望他们进了迦南还能记得并遵行神的话。为死人用刀划身,或将额上剃光,是古代中东及巴勒斯坦各族的异教风俗。当家人离世或遭遇灾祸时,他们便用这种方式来表示极大的哀伤。有时候他们也会用刀枪自割自刺,直到流血,以表示他们对所事奉的偶像之虔诚。好像台湾庙里的乩童,也经常在邪灵附身时,用各种方法自残,有的吞玻璃,有的用刀乱砍己身,等等。神不想以色列人学傚这些风俗习惯而受害,因此提醒以色列民,既是神圣洁的儿女,便要过分别为圣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异教和民俗的影响,例如广东人在安息礼拜之后要派发糖果和有硬币的白包,有的说那个糖要当场吃掉,不可带回家。糖果是为了让亲友吃了去掉他们的「苦」,硬币是以前足够搭一程(单程)车的钱,取其「不回」之意,希望不会再碰见这种悲哀的事。基督徒在主里的死亡是回天家,实在不要学外邦人才好。有的人担心去参加丧礼的也有非信徒,但这不是我们让他们知道信主和不信主的不同,正好跟他们传福音的机会吗?食物也是神所关心的,因为人离不开食物。但是有的食物可以使身体得到益处,有的食物吃了会使身体受害。以色列人当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除非像现在有人特别去研究,否则真的没有想到食物对健康的影响有那么大。但是天父好像一个人的父亲告诉他的孩子们,哪些东西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可吃的。有的人认为基督徒什么都可以吃,所以不需要去分辨,这也是有点极端。好像这两年来,网站上流传着小龙虾多来自污染严重的河沟。根据一位科普专家的解释,其实有很多是在干净的水中养殖的。但是小龙虾和蟹类都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用烤、炒或腌、醉等加工方法不能将小龙虾体内可能携带的肺吸虫囊蚴(幼虫)全部杀死。吃小龙虾有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但概率较低,而且吃其它水产品也同样可能出现这个症状。所以,以色列人遵行凡无翅无鳞的都不吃,就没有这份担心了。有一些动物或鸟类的主食是腐肉或尸体,那些都是神定为不洁,不适合食用的。神既然把动物赐给人为食物,像蔬菜水果一样,我们当然可以好好地享用牠们。但是神也知道哪些吃了对健康好,哪些不好,所以为以色列人订了菜单。我们若是真的聪明,就该看看神为以色列人订的菜单,而不是自豪地标榜,我什么都可以吃。因为不都有益处。摩西说,凡自死的,以色列人都不可吃,但是可以给寄居的或卖给外人吃。这下你明白了吗?不按着神的菜单开饭,你吃的都是次等的;人家不吃的卖给你,你还得付钱。张文亮教授告诉我们,为何不要吃兔子。节录在此,给大家做参考:「人将兔子视为宠物,卡通片里的兔子都很可爱,有些学校甚至在校园饲养兔子。这是家兔,不是野兔。在非洲、中东、澳洲、俄国等地,兔子被视为威胁,避之唯恐不及的动物。任何能够在极端环境(太热、太冷、太干、严重污染),生存的动动,人类都不能取来食用。牠们忍受恶劣环境的能力,体内潜存的微生物或化学物质,对人具有毒害。尤其是牠们血液、肠胃的细菌、霉菌、条虫、原虫很多,原是帮助动物分解食物,但是进入人体,极为危险。兔子是耐极端环境的动物,牠们倒嚼,能彻底分解所吃的草类、灌木。兔子不分蹄,且善于挖洞,经常白天潜伏在地下,晚上出来觅食。会潜伏在地下的动物,最好不要取来做食物。许多兔子具有肺线虫(lungworm),牠喝的水,容易让肺线虫由兔子的嘴、鼻进入水中,这是沙漠地区,不流动的水,不能喝的原因之一。喝这种水的人,容易染上肺炎与脑膜炎。此外,兔子体内有多种病毒,例如披膜病毒(Sindbisvirus)可以传给人,使人得关节炎,皮肤起疹等,这是中东地区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此外,还有一些未知的病毒在兔子身上,藉由蚊子、跳蚤传给猫、狗、牛、羊、猪、袋鼠等,也可以传给候鸟,成为禽流感。上帝教导我们,外表可爱的,有时是与危险的,联在一起。」以色列人进迦南地后,人会越来越多,住的地方也会分散,要带着牛羊去神指定的地方奉献,长途跋涉也不容易,因此可以换成银子,买你想要的,在耶和华神的面前吃喝快乐。这里是《圣经》第一次提到可以把头生的牛羊换成银子去奉献(申命记14章25节)。但是最重要的是不可忘记利未人,每逢三年的末一年要拿出那年土产的十分之一,给城里的利未人、寄居的和孤儿寡妇。我们若能经常记念神的仆人,以及有缺乏的人,神就会在我们所办的一切事上祝福我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