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来自星星的孩子,渴望回归地球家园

星星的孩子是对孤独症患儿,一种浪漫化称呼;因为来自星星的他们,有自己的言语思维,似乎不依恋这里;所以他们如星星一般近在眼前,心却如隔山海遥远。

他们

好像不需要交流、陪伴

习惯孤独地与自己玩耍

活在自己营造的世界中

1

他们的“孤独”,是与生俱来的吗?

本症的病因可看成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

这里的遗传因素

主要指在疾病发生过程中

只要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

就会增加患孤独症的风险

比如,DNA或基因的变异

↓这说明

部分孤独症患儿的病因不一定来自父母的直接遗传;

而是卵子精子在受精过程中出现极微小的基因差错,导致他们一出生便是“星星的孩子”。

!本症的环境因素有

孕产因素:怀孕期间母亲有病毒感染、窘迫性流产,生产过程中胎儿出现早产、难产等情况;

疾病因素:患儿患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脑炎、脑膜炎等伤害大脑的疾病。

2

孤独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孤独症,是不是我们常说的那个自闭症啊。”

“他们不爱讲话,说话方式也奇怪,难懂。”

“得这个病的孩子很孤僻,没什么朋友的。”

《特殊教育辞典》指出,自闭症是一种发生于3岁前儿童的较严重的发育性障碍。其症状可概括为:

1.社交困难

表现为喜欢独处,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比如,

★与父母相处时

不能正常回应情感,缺乏感情表达。对于父母的爱抚、拥抱与呼唤,不回应甚至拒绝。类似的亲密举动,症状严重患儿更不会主动表达;

★与同龄人相处时

不爱与他人玩耍,喜欢自己与自己玩,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友谊;

★与不熟悉人相处时

没有疏离感,只要不打扰到他们,他们可以自如地继续活动;没有亲疏感,对待亲人和其他人的态度相近。

2.言语障碍

★语言发育障碍

多数患儿存在发育落后问题,如在两、三岁时仍不会说话;

有的患儿出现发育倒退现象,如在语言正常发育后,随着年龄增长,语言却逐渐减少;

有的患儿甚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

★语言表达障碍

患儿有喃喃自语、鹦鹉学舌、洋腔洋调、被动应答、内容浅显、自说自话、颠三倒四、人称代词不分等等语言习惯。

3.狭隘的兴趣和重复的刻板行为

表现为患儿对重复行为、一致方式、相同环境的沉迷;对孩童普遍喜爱的游戏、娱乐方式兴趣不大。《与你同行》一书将其分为三类:

★身体动作的重复和刻板,比如,喜欢重复性拍手、蹦跳、摇晃身体等;

★对物体施加的重复刻板仪式行为,比如,反复开关门窗,按某种方式排列物品,睡觉前一定要关门、帘等;

★重复学习行为和强迫性思维,比如,喜欢研究地图、国旗、公众汽车线路等,喜欢说相同的话等。

3

“星星的孩子”渴望回归地球

对于孤独症的治疗

学界一直有个共识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大量研究证明,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自闭症状,特别是处于大脑发展黄金期的孩童,他们的思维、行动、认知还未定型。

对他们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促进大脑沿着正常轨迹持续发展,从而使病症得到根本性好转。

患儿在接受干预治疗后,各方面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些治疗的积极影响,将一直抵消本症的伤害,伴随孩子一生。特别是对孩子基本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加他们的生活独立性,减轻亲属照料负担。

往期推荐

1、自闭症孩子“你、我、他”家庭训练技巧!

2、世界自闭症日——对于自闭症,我们的误解有多深?

3、“星语星愿”征集活动

世界自闭症日,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4、这5“不”行为,教你早期识别自闭症!

5、自闭症VS性格内向,这6点教你判别!

您身边的心理咨询师长按扫码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jx/7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