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今天的渭南名医访谈录,我们特别采访了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渭南青年名医王加朋,请他为大家普及儿科方面的相关知识。
王加朋: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曾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技术能手、渭南市“三三人才”、渭南市青年名医等称号。
专业方向、技术特长: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及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在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抽动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方面经验丰富。
专家门诊:每周四全天。
1、什么是热性惊厥?
王加朋: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原因,具有年龄依赖性,多见于6月龄~5岁,患病率为3%~5%。它的定义为在发热状态下(腋温38摄氏度)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史。热性惊厥常发生于发热的24小时内,如果发热3天才出现惊厥,原则上不考虑热性惊厥,需要寻找其他的病因。
2、热性惊厥分为哪几种类型?
王加朋:根据临床特征热性惊厥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引起热性惊厥的病因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中耳炎、肺炎、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等疾病,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与患儿脑发育未完全成熟、髓鞘形成不完善、遗传易感性及发热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热性惊厥具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及家族遗传倾向,常为多基因遗传或常染色体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已经有多个基因和染色体异常与热性惊厥相关。
3、热性惊厥复发的因素有那些?
王加朋: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后的复发与年龄相关,首发年龄小于12月者复发率高达50%,首发年龄12月龄以上者复发率约为30%。复发的危险因素有:
(1)起始年龄小;
(2)发作前发热时间短;
(3)一级亲属中有热性惊厥史;
(4)低热时出现发作。具有危险因素越多,复发风险越高。
4、它和癫痫之间有什么关系?
王加朋: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神经系统发育异常;(2)一级亲属有特发性或遗传性癫痫病史;(3)复杂型热性惊厥。另外,发作前发热时间短及惊厥发作次数多也与继发癫痫有关,一些癫痫综合征和热性惊厥有关联,比如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和Dravet综合征等,但总体而言热性惊厥发展为癫痫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的。
5、怎样处理和预防热性惊厥的发作?
王加朋:大岁数热性惊厥呈短暂发作,持续时间1~3分钟,不必急于使用止惊药物治疗。家长需要做的是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防治跌落或损伤,勿刺激患儿,切忌掐人中、撬开牙关、按压或摇晃患儿导致进一步伤害,抽搐期间分泌物较多可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避免窒息,若惊厥持续大于5分钟,医院救治。
热性惊厥的预防分为间歇性预防和长期预防,间歇性预防的指征为:(1)短时间内惊厥频繁发作,6个月内3次或1年内4次;(2)发生惊厥持续状态,需要止惊药物治疗才能终止发作。方法为在发热开始即给予地西冸口服,每8小时口服0.3mg/kg,3次大多可有效防止惊厥发生。
长期预防:6个月内发作次数大于等于4次,1年内大于等于5次,经间歇预防治疗失败者、防不胜防型、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复杂型热性惊厥等具有复发或存在继发癫痫高风险的患儿,建议到儿科神经专科进一步评估。可按照治疗癫痫的方案进行长期治疗,可以口服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物。
6、热性惊厥的孩子能否正常接种疫苗?
王加朋:热性惊厥患儿原则上无预防接种禁忌,一些疫苗接种后可能引起发热,进而导致惊厥,但这并非疫苗本身对大脑的直接作用,疫苗接种后发生热性惊厥的风险与其他发热疾病诱发的风险相似,患儿不必因此禁忌接种疫苗,否则可能给患儿带来更大的疾病风险。绝大多数热性惊厥患儿预后良好,对小儿的智力、情绪、行为以及接受教育的能力与健康儿童无显著性差异。
7、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王加朋: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流涎、咽峡部疱疹,小儿因口痛可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热性惊厥、脑炎等。
病程一般1周左右,预后良好。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柯萨奇病毒A组和肠道病毒71型为主,也可见柯萨奇病毒B组、埃可病毒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为主,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爆发流行,无明显地区性差异,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
传染性:潜伏期3~5天,患儿粪便、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可分离出病毒,病程1周病毒检出率达高峰,呼吸道病毒排出可持续1~3周,粪便排出病毒可长达2~3月,易造成病毒广泛传播。
患儿和隐形感染者均为重要传染源,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呼吸道传播、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皮肤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亦可感染。人群普遍易感,1~6岁学龄前儿童感染后症状明显,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免疫,但不同血清型病毒不能交叉免疫,故同一患儿因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病毒而导致重复感染发病。
8、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以及怎样处理预防?
王加朋:大多数急性起病,发热、咽痛,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为高热,亦可高达40°C以上,可引起惊厥,热程2-4天,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有时有头痛、腹痛或肌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年龄较大者患儿可出现精神差或嗜睡、食欲差,年幼患儿出现流涎、哭闹、厌食,个别患儿症状重,大多数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发热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类似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查体咽部充血明显,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红晕,1~2天破溃成小溃疡。1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个别重症患儿(多为EV71感染)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一般治疗:
(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2周;
(2)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
(3)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少食多餐;
(4)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5)发热患儿衣被不宜过厚,鼓励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勤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6)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患儿适当补液,防止电解质紊乱;
(7)观察体温警惕热惊;观察精神、饮食情况(有无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注意并发症。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
9、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王加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但在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中则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
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易发生抗原变异,由于不断发生抗原变异,导致流感反复流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频繁,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大流行。乙型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非常稳定。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从潜伏期即有传染性,三天内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各型及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流行特征,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冬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10、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王加朋:典型流感起病急,前驱期即可出现乏力,高热,寒颤,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但局部症状较轻,可伴或不伴流涕、咽痛、干咳等局部症状。
治疗上: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抗流感病毒治疗药物包括金刚烷胺及奥司他韦,要早期应用。
预防:早期发现疫情,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及早对流感患者进行呼吸道隔离和早期治疗,隔离时间为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切断传播途径,流感流行期间,避免集会等集体活动,易感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注意通风,必要时要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的措施,我国目前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均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但应严格按照适应症适用。
11、什么是抽动障碍?
王加朋: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的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
抽动是一种不随意的、突然发生的、快速的、反复出现的、无明显目的的、非节律性的运动或发声。抽动不可克制,但在短时间内可受意志控制。
包括以下几种:(1)简单运动抽动:突然的、短暂的、没有意义的运动,如眨眼、耸鼻等;(2)复杂运动性抽动:稍慢一些的、持续时间稍长一些的、似有目的动作行为,如咬唇、刺戳动作、旋转、跳跃、模仿他人动作、猥亵动作等;(3)简单发声动作:突然的、无意义的发声:如吸鼻、清咽、犬吠声等;(4)复杂发声抽动:突然的、有意义的发声,如重复特别的词句、重复自己或他人所说的词或句、秽语等。所有形式的抽动都可因应激、焦虑、疲劳、兴奋、感冒发热而加重,都可因放松、全身心投入某事而减轻,睡眠时消失。
抽动障碍是儿童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目前报道:约5%-20%的学龄儿童曾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病史,慢性抽动障碍在儿童少年期的患病率为1%-2%,Tourette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1%-0.5%。抽动障碍男孩更多见。
病因包括遗传、神经生化、脑器质性、社会心理因素。有研究报告道提示可能与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有关。药物(中枢兴奋剂、抗精神病药)也可诱发该病。
12、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王加朋:临床表现有以下:
(1)短暂性抽动障碍,多起病于3-10岁,其中4-7岁为最多,但也可早到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简单运动抽动,通常局限于头、颈、上肢,少数可出现简单发声抽动。抽动持续时间不超过1年。
(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通常起病于儿童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一种或多种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但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不同时存在。其中以简单或复杂运动抽动最为常见,部位多涉及头、颈、上肢。发声抽动明显少于运动抽动,并以清嗓、吸鼻等相对多见。症状相对不变,可持续数年甚至终身。
(3)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为抽动障碍中最严重的一型。一般起病于2-15岁,平均起病年龄为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形式多种多样的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同时存在。
该障碍症状一般起始于眼、面部单一运动抽动,时有时无,以后逐渐发展到颈部、肩部、肢体、躯干的抽动,并持续存在。
抽动形式也从简单到复杂,最后到秽语。通常发声抽动较运动抽动晚1-2年出现,多为简单发声抽动,复杂发声抽动较少,约15%的患儿存在秽语。该障碍症状累及部位多,次数频繁,对患儿情绪、心理影响较大。约有一半患儿伴有强迫症,一般患儿伴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并有部分患儿伴有自伤行为、情绪障碍或学习障碍等共患病。
13、那怎么治疗抽动障碍?
王加朋:抽动障碍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另外还有神经外科治疗。应根据每个患儿的评估包括分析抽动形式、共病情况、严重程度、损害程度等。
(1)药物治疗的一些重要原则。a.起始剂量尽量小,待足够判断药物疗效后再逐渐小剂量加药;b.为减少副作用,应保持最低有效剂量;c.最小程度地合理用药;d.加用或停用药物时每次仅能改变1种药物;e.缓解减药,防止抽动症状反弹加重。具体药物治疗要到神经专科就诊;
(2)心理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症状无论轻重如何,家庭、社会对其影响大,往往易受精神创伤、情绪波动或学习负担过重等因素的影响,故心理行为治疗是药物治疗外非常必要的补充。
心理行为治疗包括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帮助患儿和家长正确认识该障碍,正确看待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如同学的耻笑等),消除环境中对患儿症状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改善患儿情绪,增强患儿自信。
还要帮助患儿家长和老师理解患儿疾病的性质和特征,说明疾病的问题而不是孩子调皮、故意做作,以取得他们的合作和支持,从而正确教育、耐心帮助。习惯逆转训练、放松训练等对治疗障碍也有一定的帮助。
(3)应合理安排患儿生活。避免过度兴奋、紧张、劳累、感冒发热等,从而避免诱发或加重该障碍。可开展韵律性体育活动锻炼。
(4)预后。短暂性抽动障碍预后良好,患儿症状在短期内逐渐减轻或消失;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的预后也相对较好,虽然症状迁延,但对患儿社会功能影响较小。Tourette综合征预后较差,对患儿社会功能影响较小,需较长时间服药治疗才能控制症状,但停药后症状易加重或复发,大部分患儿到少年后期症状逐渐好转,但也有部分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
14、什么是癫痫?
王加朋:癫痫是一种以具有持久性的产生癫痫发作的倾向为特征的慢性脑疾病,可由遗传、代谢、结构、免疫等不同病因所导致。
癫痫发作是指脑神经元异常过度、同步化放电活动所造成的一过性临床症状和(或)体征,其表现取决于同步化放电神经元的放电部位、强度和扩散途径。
癫痫发作不能等同于癫痫,前者是一种症状,可见于癫痫病人,也可见于非癫痫的急性脑功能障碍,例如病毒性脑炎、各种脑病的急性期等。而后者是一种以反复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
癫痫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我国癫痫的年发病率约为35/10万人口,整体患病率约为4‰至7‰。其中60%的患者起源于小儿时期。长期频繁或严重的发作,会导致进一步脑损伤,甚至出现持久性神经精神障碍。
随着临床与脑电图、病因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神经影像学分子遗传学技术及抗癫痫药物、癫痫外科治疗等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童癫痫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总体来讲,大约70%的患儿可获得完全控制,其中大部分甚至能停药后五年仍不复发,能正常生活和学习。
15、癫痫的病因及诱发因素有哪些?
王加朋:癫痫的病因目前分为六类,遗传性、结构性、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和病因未明。
诱发因素是指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各种体内外因素,常见诱发因素,包括剥夺睡眠、饮酒等,女性患儿青春期的月经期可能发作增加,部分视觉或者听觉反射性癫痫可以因为视觉、听觉刺激诱发发作,但是不能混淆诱发因素和致病因素的关系,诱发因素只是能诱发癫痫发作,而不能导致癫痫,目前饮酒和剥夺睡眠是所有癫痫患儿都需要避免的肯定诱发因素。
16、怎样确定诊断为癫痫?
王加朋:癫痫的诊断可分为五个步骤:(1)确定癫痫发作及癫痫诊断:即判断临床发作性事件是否为癫痫发作以及是否符合癫痫新定义。许多非癫痫性的发作,在临床上需与癫痫发作相鉴别;癫痫是一种脑部疾病,符合以下任何一情况即可诊断为癫痫:至少两次间隔大于24小时的非诱发性发作,一次非诱发性发作,而且未来十年内再次发作风险与两次非诱发性发作后再发风险相当(至少60%);诊断为某种癫痫综合征。(2)确定癫痫发作类型:根据临床发作和脑电图表现,对癫痫发作类型进行分类。(3)确定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类型:根据患儿的临床发作、脑电图特征,同时考虑神经影像学、年龄、预后等因素进行癫痫综合征诊断;需要注意的是相当部分病例不能诊断为目前任何一种综合征。(4)确定癫痫病因:包括遗传性、结构性、代谢性、免疫性、感染性及病因未明。(5)确定功能障碍和共患病。
点击浏览儿科宣传片大专科强综合凸特色树品牌编辑
姜艳
责任编辑
田婷
审核
许浩峰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