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驳风在哪看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bdfzj/
12月20日,央视举办《中国文艺》,安排了一场大型“重聚现场”,观众们再次看到《渴望》剧组演员的再相聚。
节目上,张凯丽、李雪健难得同框,和其他演员们共唱《好人一生平安》,这首《渴望》的片头曲,一时勾起无数人的回忆。
在剧中扮演张凯丽父亲的蓝天野老师,今年已有93岁高龄,但他仍旧口齿清晰,代表剧组上台发表感言,带人梦回《渴望》首播时。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渴望》首播距今已经有30年,那段时光里,藏着一代人的回忆。
一、
《渴望》以刘慧芳和两个男青年发生的感情故事,讲述六十年代人们对美好感情的渴望,是一部登峰造极的经典。
当大家以为收视率高达89.4%的《西游记》,已然成国产剧里程碑时,着急拍出来的《渴望》收视率竟然高达90.78%,成为这30年以来,电视剧行业渴望但无法企及的标杆。
《渴望》的大红,有三大因素。一是开拍契机,二是演员选角,三是特殊的奖。
开拍契机
《渴望》在年年末播放,但早在年7月便开机,看似有1年多的空闲时间,但实际上特别赶。因为当初《渴望》只是北京电视台下达的一个紧急任务。
北京电视台赶制下一年的电视剧预排,发现有个大空档,至少得有部50集的电视剧才能补上这个空缺。
可在当年,别说50集,超过20集的电视剧都少之又少。怎么办呢?于是在年年初,他们找到还在担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的郑晓龙,也就是《甄嬛传》的导演。
仅仅给一年的时间,还得拍出前所未有的50集连续剧,没构思也没剧本,这是个大难题,但郑晓龙咬咬牙,接了。
开拍一部剧,自然从构思和剧本开始。郑晓龙天天带着一帮编剧光临一家小餐馆,边吃边聊。终于有天故事成了,主要讲述刘慧芳和养女的16年生活,郑晓龙也因此有了7万字的大纲。
有构思就得寻找导演,郑晓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鲁晓威。鲁晓威的名字大家不太熟悉,但说到《小李飞刀》就知道了,《小李飞刀》是年的作品,这也是一部经典之作。
鲁晓威的实力相当,除此外他还是郑晓龙的前辈,因为也曾担任过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而且是第一届的。
有导演后,剧本很快在编剧的脑洞下逐渐丰富,男女主角基本形成。这时他们也打算开始找演员。
本身剧本的创作就很急,想要找到适合角色的演员,根本不好找。但也正是因为演员们的组成都是“意外”,才更加珍惜彼此,如今再相聚后也仍旧不忘昔日之情。
演员选角
《渴望》的角色都是鲁晓威亲自挑选,因为作为导演的他,更清楚“完美无瑕的刘慧芳”是什么样、“大反派王沪生”是什么样。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王沪生”还是大男主,不过后来却被李雪健“抢”了风头。
具体的故事接着看就知道了。
首先是选角温柔贤淑、完美到没有缺点的刘慧芳。
对刘慧芳的选择,鲁晓威心中早有人选,便是当年形象上就极为匹配的左翎,可惜人家没档期被拒绝了;后来他想到杨青,杨青的优点是有名气,但当时她不在家,联系不上,错过了。
鲁晓威对杨青很是惋惜,于是在杨青家门上留了字条,说是回来联系,有戏要拍。虽然心里希望杨青早点回来,但又担心回来太晚耽误时间,于是鲁晓威又转而现身煤矿文工团,找到演员贾雨岚,但因为人家要出国所以又被拒绝了。
鲁晓威此时已经非常头疼,他不是没试过公开找演员,但因没一个符合,他只好放弃。
此时站在文工团泄气的鲁晓威,看见了一个人的出现,此人便是张凯丽。张凯丽这个时候不火,一门心思想演话剧,于是当鲁晓威提出请求时,她一口拒绝了。可能大家会好奇,张凯丽为什么后来又演了?其实只是因为一碗面。
鲁晓威为了让张凯丽出演,特意上门,但就不见答应。这时候也到饭点了,张凯丽提议:“吃完饭再走吧,家里没什么,煮碗面将就着吃。”
这不说还好,一说更让鲁晓威确定让她来演刘慧芳,她让人吃面的语气,可不就是刘慧芳本芳嘛。
于是鲁晓威也不管张凯丽答不答应,直接上文工团要人去了,见文工团那边答应了,张凯丽也只得答应。
不久,杨青回来了,拿着纸条找到鲁晓威,才发现“刘慧芳”有人演了。她无论如何都想演刘慧芳,但鲁晓威决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于是好说劝说让杨青去演“刘慧芳感情催化剂”徐月娟。
命运真是捉弄人,想演的人演不了,不想演的人还得硬上。不过虽然张凯丽一开始不愿意,但既然接活了,可没有半点懈怠,否则也不会有如今的成绩。
其次是选角和刘慧芳娶妻生子的“大渣男”王沪生。相比于刘慧芳,王沪生的选角就轻松多了,不过也充满戏剧色彩。
扮演王沪生的孙松,本不是鲁晓威想要的人,觉得他长得太善良了,丝毫没有王沪生该有的气质和样子。但孙松得知自己有机会演男主,更不打算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在一个倾盆大雨的夜晚,靠“淋雨”打动了鲁晓威。
那天孙松想上门再和鲁晓威见面谈谈,鲁晓威觉得自己不用人家,面还是不见了,于是胡乱编了个借口,说是晚上会下雨,谁知他在雨中见到了孙松的身影。
我感觉鲁晓威选角的故事,都可以拍部剧了,因为之后还有更加戏剧的事发生。
鲁晓威觉得既然定下了孙松,那得上门瞧瞧人家里的情况,谁知这一去,还意外解决了大难题。剧本里有个角色,是刘慧芳的母亲,因为得是正宗的北京腔,所以找了不少演员都不成。
直到见到孙松的妈妈韩影,一听韩影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腔,鲁晓威当下就认为她是最佳人选。
得嘞,主要演员都定了,剩下的演员就好说了。剧中有个叫宋大成的暖男配角,这时还没定角,李雪健得知后,自发来演了。
其实当时的李雪健已是当红演员,本不用演配角,但他却是因为报恩鲁晓威的父亲鲁威,决定无条件出演。
虽然是个小配角,李雪健因为想到是有鲁威的推荐信才走到今天,便竭力所演。这结果倒是让鲁晓威发现配角宋大成的魅力所在,于是决定给李雪健加戏,从配角加到了主角,以至于后来风头盖过了孙松。
很难想象,一部戏的背后光是选个角色,都有如此精彩的故事,因此机缘巧合下组成的演员们,也自然而然地为《渴望》的爆红增色不少。
就是这样,在所有的准备工作搞定后,剧组开机了,花了将近10个月的拍摄和2个月的剪辑,完成了这部里程碑式的巨作。
特殊的奖
由于这部剧太火,在当时出现了三件“奇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第一件是因为太红了,就连不轨之人都没空犯罪,在《渴望》播出的那一年,社会上的犯罪率直线下降30%,因此公安部还激动地给其颁布了“维护社会治安奖”,这是何等的殊荣。
第二件是因为之后《渴望》反复重播时,有个晚上,武汉市某个区域停电,当时大家伙正在看《渴望》,停电哪看得了,于是大家纷纷打电话到供电局。
如今能让人如此大动干戈的电视剧,可没有咯。
第三件事,是后来很久发生的事了。张凯丽有次打的,司机认出她了,便提到病重的奶奶很喜欢“杨慧芳”这个角色,即使卧床不起,但听到名字也能激动好久。
张凯丽听后当即便打了个电话给司机奶奶,只听电话那头激动地说:“听到你这话,咽气都值得了。”
这对病重的奶奶而言,能听到“刘慧芳”的电话,是她对重病坚持的奖赏。
其实真正让《渴望》爆红的因素,只有一个“特殊的奖”,便是那个公安颁布的“维护社会治安奖”,但我相信另外两个“奖”,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渴望》的命运。
二、
其实除了年年末的这次重聚,《渴望》剧组以往也经常团聚。先后有4次重聚。
年,张凯丽、孙松、韩影、蓝天野、黄梅莹等人做客《娱乐开讲》。
这是他们继《渴望》开播后的17年以来,第一次重聚。
在这17年间,彼此很少见,因此一见面,都一致认为,大家都没变。
其实嘴上说没变,但还是颇有感慨的。这时候,张凯丽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蓝天野老师也已经有80岁了;
当时,因为李雪健拍戏没来,还有很多人表有遗憾。
年,此时又是11年过去了,他们再次相聚在江苏卫视的春晚上。
这一见面,大家都变了许多,也许是感受到岁月长河变得更悠远深长,他们重聚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年5月,张凯丽在微博上晒照,照片里是她和黄梅莹、蓝天野老师、吴玉华的合照,几个人一起吃饭,到处游玩,尽管青春容颜不再,但感情未显生分。
同年,他们再次被邀请上央视的《故事里的中国》,在闫妮和涂岩松情景再现后,他们开始分享《渴望》的幕后故事,让观众更加深了对剧和演员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当演员们回忆当初后,当年被张凯丽抱着的婴儿“小芳”,也在现场。
这时候大家也才知道,原来当年的小芳是是个男孩,如今已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
回顾《渴望》当年的起源,忽然有种时间飞速回溯的感觉。
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目光锁定在如今的重聚上,回望当年的故事,仿佛只是在看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小插曲,但对这几位演员而言,却是大半人生前的亲身经历。
作为一个演员,人生能有一个角色被大家记住,且永流传,是件极为了不得的事情;而作为观众,有幸在有生之年见到如此精彩纷呈的作品,也分外感动。
当下,很少有电视剧能让人产生情怀了,因此《渴望》变得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