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疫苗后有硬结发烧是正常的吗

“每次打完疫苗孩子都要生场病,我都害怕了。”“我家宝宝白天打完疫苗后就发烧了,要紧吗?”……

育儿群里的妈妈们对宝宝打疫苗提出了很多问题。那么,打完疫苗要观察什么呢?哪些反应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打完后该注意些什么呢?

孩子打完疫苗,要留观30分钟

究竟观察什么呢?

观察孩子的呼吸、面色、嘴唇颜色,是否有呼吸急促、面色发白、口唇发紫等情况出现,警惕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如果30分钟内没有出现这样的反应,就可以先回家了。需要注意的是,口服类疫苗如糖丸、轮状病毒疫苗等,接种后30分钟内不得进食。

接种当天尽量避免吃羊肉、鱼虾等容易过敏的食物,包括哺乳期的妈妈,否则孩子接种后若出现过敏症状,不方便区分是疫苗引起的过敏还是食物过敏。多喝温水,若是大一点的孩子,要避免剧烈运动。

接种疫苗后,为何会出现不适?

疫苗本身就是减毒或灭活的细菌、病毒,接种疫苗后,难免会出现不适现象。

不适症状包括:发热、哭闹、吃奶差、轻微红肿、轻微呕吐、腹泻、乏力等。

接种疫苗后,出现红肿、硬节等反应,

要怎么处理呢?

有时接种后,注射处能摸到一个硬块,有时会持续几个月,这是肌肉里一小块钙化的瘀伤,没有大碍。

如果是局部的红肿,建议用新鲜的生土豆片给孩子敷一下。

敷的时间不要过长,有些家长给孩子一直敷,恨不得在上面绑块布让它不要掉。刚切好的土豆片表面有水分不会掉,若掉了就说明水分已干,不用再敷,通常一天敷3-4次,一次敷10多分钟即可。

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烧怎么办?

若出现发烧,根据不同的体温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孩子的正常温度是37.2℃左右,若打完针后徘徊在37.9℃-38.5℃之间,多喝水多休息,采用物理降温,用温毛巾擦拭,不建议用酒精擦拭,一般家长对稀释的程度把握不好。

若体温超过38.5℃,给孩子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16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阿司匹林,容易发生瑞氏综合征。

若持续高烧不退,医院。

特定疫苗接种后的反应

卡介苗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可预防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

接种2-4个月可出现这样的反应:红点、红肿、化脓、破溃、结痂,最后留有小斑痕。这通常被视为接种成功的表现哦,爸爸妈妈不必过于担心。

出现以下接种反应,医院:

如果孩子出现一些严重的反应症状,如高烧超过40℃、全身皮疹、无精打采、痉挛、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症状,或者持续两三个小时无法安抚的尖声哭叫,医院就诊,并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

我国政府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非常重视。国务院于年4月13日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强调建立完善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财政厅联合颁发《关于改革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的通知》(苏卫疾控2号),从年1月起,在江苏全省范围内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机制由“财政补偿”转变为“保险补偿”。在江苏,政府已经为每一名在省内规范接种门诊接种的适龄儿童购买了第一类疫苗基础保险,同时鼓励家长给受种者购买第一类疫苗补充保险,以获得更高水平的保险补偿,抵御预防接种过程中的意外风险,并对自愿购买补充保险者附赠额外的补偿救助。

按保险条约,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如果发生异常反应,除了可以获得政府购买的第一类疫苗基础保险的基础补偿,还可以获得家长购买的第一类疫苗补充保险的高额补偿。

疫苗接种

保险补偿

图片:百度图片;文:珠海妈妈集结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cr/8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