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省ldquo肺炎rdquo

来源丨上观新闻截止25日19:30分,在已公布的确诊案例中,男性是女性的2倍;46.75%的病例提到发烧,11.04%提到乏力;死亡病例年龄中位数70岁;聚集性疫情开始出现。25日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会议。24日凌晨2点,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中国已经报告了“武汉的第四代病例、武汉以外的第二代病例”。“第四代病例”指的是,病毒之间的四次人际传播,比如A传给B,B传给C,C传给D,D传给E。世卫组织表示,人际传播正在发生,初步传播速率估计值为1.4-2.5之间,即一个宿主可以链接式传播1.4-2.5人。(注:文中具体病例收集到年1月25日19:30,为湖北省外的案例)在除湖北省以外的案例中,我们统计了各省市卫健委公报及9个其他国家通报中提到来源的共有个病例,看他们与湖北、与武汉的关系。截止25日19:30分,在个公布来源病例中,有89.1%(人)都有在湖北长期居住或短暂停留过,也就是“输入性”病例。20人未去过湖北但与湖北友人有接触。9人从未去过武汉,也未与湖北友人有接触,只与病患有密切接触,例如家庭聚会。还有一人仅有外省旅游史,并未有密切接触史。医务人员感染公开报道共有16例。21日,武汉市卫健委公布15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家组成员王广发在1月8日前往武汉后返京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4日晚7点,北京市又有一医护人员被亲属感染。已公布的确诊案例中,男性是女性的2倍记者对公开信息进行收集,截至年1月25日19:30共收集到份确诊个案信息(不包括死亡案例)。其中男性86人,女性42人,年龄最大为72岁,年龄中位数为46岁,青少年感染情况较少,20岁以下仅6人年龄最小为2岁。5人已出院。46.75%的病例提到发烧,11.04%提到乏力从公布的患者发病时的症状来看,我们发现,发热、咳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其次还有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和咽痛。由于肺部感染,严重时会呼吸困难。但记者收集到的病例并不是严格的医学报告,可能存在着描述不全的问题。医学杂志《柳叶刀》1月24日刊登的一项研究对截至1月2日的41例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全部患者均表现为肺炎且在胸部CT可看到肺炎表现。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29%)、急性心脏损伤(12%)以及继发感染(10%)等。13例患者被收入ICU,6例患者死亡。该研究认为:-nCoV(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表现与SARS病毒高度相似。此前也曾报道过,武汉专家曾通报多个“非典型”案例。↓↓↓上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新冠”肺炎症状极具迷惑性!(点击链接回顾)死亡病例:年龄中位数70岁目前已经报告的41例死亡案例中,早期症状中18人有发热及咳嗽,9人乏力,11人胸闷,4人肌肉酸痛,2人畏寒。这些死亡案例中,多数死于肺部严重感染带来的呼吸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心脏骤停。死亡患者的年龄普遍偏大,有35人都在60岁以上,年龄中位数为70岁,但年龄最小者仅36岁。10人患有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帕金森综合症。老年人伴随慢性病史,使得他们面对病毒时格外脆弱。18起聚集性发病,涉及30余人另外一个新现象是,聚集性疫情开始出现。聚集性病例,是指在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出现同一疾病,且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出现聚集性病例,意味着防控形势更加严峻。有据可查的共有18起,起码涉及30余人。此外,1月24日,天津和重庆也出现聚集性感染病例。天津有三名确诊患者都是天津动车客运段的乘务车间员工。重庆3起都是湖北输入病例的家庭成员。研究者对深圳一个出现家族聚集性病例的家庭进行了分析。年12月29日至年1月2日,6位家庭成员至武汉探亲,回深圳后,其中5名成员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因亲缘分析显示,其与在中华菊头蝠中发现的冠状病毒SARS具有相似性。据悉,WHO已经向中方提出要求,希望中国提供武汉及中国其他地区控制疫情的具体数据,包括哪些确诊的病例中涉及人传人、人传人都发生在哪些情况下,以及在家庭、卫生机构及社区内的传播情况。在我们写作本文的过程中,发现能够从官方渠道找到的病例十分有限,信息公开做得最好的是香港和深圳市,他们在社交媒体和网站上公布了病例除隐私外的基本信息。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未经证实的患病信息(包括症状等)在媒体或自媒体上流传,辨别这些信息对民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如何做得更好,是值得思索的问题。为了方便媒体和研究者使用,本文收集到的病例数据可以点击上观数据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z/7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