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好了白癜风 http://pf.39.net/xwdt/160309/4784138.html
病情播报:
4月女婴,临床表现为发热、嗜睡、抽搐,查脑脊液细胞数高达×10^6/L,多核为主,蛋白大于3g/L,头颅CT提示硬膜下积液,诊断化脓性脑膜炎,予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但4天后再次发热,后脑脊液培养结果培养提示脑膜炎奈瑟菌。时间:年11月7日
主讲人:王瑞欣住院医师
参见人员:感染内科全体医护
一、概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化脓性脑膜炎。其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所引起,且具较强的传染性。一般多流行于冬春季节。本病的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二、病原菌特点
脑膜炎奈瑟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双球菌,分为多个血清群,B群和C群主要在欧美地区流行,我国流行的主要是A群,目前B群和C群病例报道在我国逐渐增多。致病物质主要有荚膜、菌毛、内毒素。脑膜炎奈瑟菌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较高,在含有血液血清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该菌对干燥、热力、化学因素敏感,在室温3小时即死亡,55℃5分钟内被破坏。各种消毒剂都可迅速将其杀灭。
人类是脑膜炎奈瑟菌唯一的易感宿主,多数人感染后表现为带菌状态或隐性感染。主要引起儿童细菌性脑脊髓膜炎和败血症,1岁以内小儿发病率为9/,小于4月小儿发病率25/。
不同菌株在世界各地流行情况
三、临床特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主要分为普通型、暴发型、暴发脑膜脑炎型,暴发休克型、暴发混合型。其中普通型最为常见,约占全部脑膜炎球菌感染后发病的90%。典型表现为头疼、畏光、昏睡、呕吐、颈强直和其他脑脊膜刺激征,惊厥和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少于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所引起的脑膜炎。非典型临床特征包括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肺炎、内眼炎、肠系膜淋巴结炎、骨髓炎、鼻窦炎、中耳炎和眼眶蜂窝组织炎等。
以普通型为例,按本病发展过程,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和脑膜炎期三个阶段,但临床上难以划分:
(1)上呼吸道感染期:大多数患者并不产生任何症状,部分患者有咽喉疼痛、鼻咽部黏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此时采取鼻咽拭子作培养可以发现脑膜炎球菌。
(2)败血症期:此期主要而显著的体征是皮疹,主要为瘀点和瘀斑,见于全身皮肤及黏膜。病情重者瘀点、瘀斑可迅速扩大,且因血栓形成而发生皮肤大片坏死。多数患者于1~2天内发展为脑膜炎。
(3)脑膜炎期:多数于发病后24h左右较明显,患者高热及毒血症持续,全身仍有瘀点、瘀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加重。因颅内压增高而头痛欲裂,呕吐频繁,血压可增高而脉搏减慢,常有皮肤感觉过敏、怕光、狂躁及惊厥。脑膜刺激征、病理征多阳性。1~2天后患者可进入谵妄昏迷状态,可出现呼吸或循环衰竭或其他并发症。婴儿发作常不典型,除高热、拒食、吐奶、烦躁及啼哭不安外,惊厥、腹泻及咳嗽较成人为多见,脑膜刺激征可能缺如。
皮疹特点
四、诊断
从无菌的体液中,如皮肤淤点、脑脊液、血液、滑膜液、分离得到致病菌为诊断依据。从鼻咽部分离得到病原菌不能作为诊断奈瑟菌脑膜炎的依据。
五、鉴别诊断
主要鉴别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族链球菌等。奈瑟菌脑膜炎所引起的瘀斑或紫癜和其他全身性血管炎皮疹相鉴别。
六、治疗
青霉素类药物一直作为治疗流脑的一线用药广泛用于流脑的防治,从年开始出现对青霉素类药物不敏感菌株,且有逐年增多之势。脑膜炎奈瑟菌对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都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既往研究对所得实验菌株进行检测,%的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美洛培南、氯霉素和米诺环素敏感,75.6%的菌株对萘啶酸耐药,87.1%对复方新诺明耐药,48.9%对环丙沙星耐药,另有4.9%和3.5%的菌株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不敏感。
七、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
中文参考文献:
1.徐丽.-年中国部分地区脑膜炎奈瑟菌体外抗生素敏感性分析[J].疾病监测,年,第30卷第4期:-
2.许夕海.65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传染病杂志,年3第26卷第3期:-
3.《尼尔森儿科学》第17版,第三篇,第章,-
双语导读主持人:冯文雅
(感谢陈昊泽老师录制的单词好和段落导读,跟着陈老师一起大声朗读吧!)
本周新词
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Neisseriameningitides[naisi?ri?][men?nd??ta?d?z]脑膜炎奈瑟菌
myalgia[ma??ld??]肌痛
photophobia[f??t?(?)f??b??]畏光
irritability[,?r?t?b?l?t?]易怒
drowsiness[dra?z?n?s]嗜睡
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isararebutseriousinfectioncausedbyNeisseriameningitidis.Itleadtothemembranesthatcoverthebrainandspinalcordtob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罕见且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由于脑膜炎奈瑟菌侵袭脑脊液进而通过脑脊液循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膜及脊髓膜炎症。该病死亡率高,但尚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临床症状包括突发性头痛、发热、呕吐、肌痛、畏光、易怒、精神减退、烦躁、嗜睡和脑膜刺激征(颈抵抗,克氏征或布氏征)以及浑浊的脑脊液。伴或不伴有皮疹。在脑膜炎的患者中28%至77%的患者存在皮肤损伤。该疾病可通过对无菌体液样本(例如血液,脑脊液,滑膜液,胸膜液,尿液等)进行细菌分离或脑膜炎奈瑟菌抗原检测或DNA鉴定进而确诊。一旦确诊,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
本期编辑:朱亮
声明:晨交班内容为感染科医务人员经查阅相关文献后总结归纳而成,仅供医务人员学习用,欢迎转发,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