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母乳就拉稀,妈妈纠结的母乳性腹泻到底该

母乳性腹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一般只出现在少数6个月以内的宝宝。造成母乳性腹泻主要是因为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E2,这种物质能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使宝宝产生稀便。

母乳性腹泻母乳性腹泻是由于母乳喂养而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当发生腹泻的时候,要首先排除疾病的可能。

母乳性腹泻一般有两种原因造成:1、可能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

2、可能是宝宝对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

母乳性腹泻症状1、大便问题多:母乳性腹泻的孩子,大便异常频繁,次数逐次增多,一般每天大便3—7次。而且大便水分多,呈泡沫稀水样,还带有特殊的酸臭味。便稀微绿,有泡沫和奶瓣,有时甚至还带有条状的透明粘液。

2、婴儿表现不异常:腹泻时没有发热,宝宝没有明显的痛苦与哭闹,大便化验没有感染方面的异常。腹泻程度一般没有其他症状,宝宝精神活泼,食欲良好。虽然腹泻病程较长,但宝宝的体重增长仍然可以维持在每10天g左右,迁延不愈。如果腹泻时间长则有可能导致宝宝生长停滞、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

母乳性腹泻怎么办

一般比较轻的生理性腹泻无需治疗,妈妈可以继续哺乳。这样宝宝机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会逐渐发育成熟,酶的活性增加,逐步能够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并随着增加辅食逐渐好转。

在饮食方面,可以喂鲜豆浆ml加5g葡萄糖代乳,对于生理性的腹泻即可得到控制。豆浆喂养不宜长期单独应用,宜逐步加鱼蛋白。具体方法是用ml米汤冲调5g鱼蛋白,一般来说,宝宝每日喂哺3顿就可以了。

对于严重的母乳性腹泻,医院进行治疗。一般可以使用中药治疗,同时也可以使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很好。

需要提醒的是,宝宝腹泻经过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以后,也不能短时间恢复到原来的饮食,要慢慢添加,以免再次引起腹泻,妈妈应该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如再次发生腹泻,治疗就更困难了。

母乳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

通常说,宝宝精神好,体重增加,大便化验正常,就无需担心,但真的就“不予处理”吗?也不是,妈妈们可以尝试这么做。

?1、均衡营养,温度适宜,尽量清淡,荤汤可先祛除表面的浮油再喝,少吃甜食。

?2、哺乳时,应两侧交换喂奶,避免因宝宝摄入过多后奶而造成脂性消化不良。(一般饱满的乳头10分钟左右婴幼儿就可吸空)

?3、适当补充婴儿益生菌(补充益生菌有时虽没有改善症状,但能减少腹泻对肠道的伤害,尽力维护肠道菌群的完整和平衡)。

?4、可遵医嘱,在每次哺乳前给婴幼儿添加外源性乳糖酶。(临床上认为,先天性母乳乳糖不耐受的情况非常少见,多以继发性为主,可通过检测确诊属乳糖不耐受型腹泻,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可在腹泻期间换成低乳糖奶粉。)

稀便造成的尿布疹需家长小心护理

频繁的稀便极易造成红屁股,严重的会发展为尿布疹,甚至溃烂。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小心护理。

★尿布或者尿不湿一定要勤换,选择纯棉和质量可靠的品牌。

★每次大便后,温水清洗。自然晾干,或是用棉布轻轻沾干,有条件的话用吹风机微暖风吹干,然后涂上含Zinc成分的护臀霜。(通常Zinc成分含量越高,效隔离性越好)

★尽可能多保持PP干燥。气温或室温条件允许时,使皮肤暴露于空气或阳光下,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

★小心用爽身粉,注意不要让爽身粉飞舞到宝宝的生殖器或是红臀区,危害宝宝的健康同时会加重红屁股。

★严重情况下,医院就医,不要盲目用药。

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l/9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