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利福平粉针治疗63例结核性脑膜炎

注射用利福平粉针治疗63例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注射用利福平粉针

医院重症医学科()

更藏尖措汪祖兰

目的:总结分析注射用利福平粉针剂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口服利福平胶囊进行对比。

方法:将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注射用利福平冻干粉针组和口服利福平胶囊组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好转率分别为74.6%(47/63)和58.73%(37/63);死亡率分别为6.35%(4/52)和12.70%(8/63);后遗症及致残率分别为9.52%(6/63)和15.87%(10/63);治愈率分别为85.71%(54/63)和74.60%(47/63);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注射用利福平冻干粉针在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中较口服利福平胶囊有更好的临床用药价值,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迅速、副作用小的特点。

注射用利福平粉针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治疗

R.3

利福平自年问世以来,以其强大的抗结核作用挽救了无数结核病患者的生命,尤其是以异烟肼、利福平为核心的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取得了较高的治愈率,为在世界范围内控制结核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目前结核病疫情又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最危险因素之一,为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我科应用注射用利福平冻干粉针剂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男38例

(60.3%),女25例(39.7%),平均年龄(30.49±13.46)岁。对照组男39例(61.9%),女24例(38.1%),平均年龄(28.60±12.90)。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观察项目

2.1一般情况

治疗过程中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情况。

2.2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腺苷脱氨酶(ADA),每月复查头颅MRI等检查以评价疗效;查血常规、肝功、肾功能、尿常规等观察药物副作用。

2.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无并发症,脑脊液

检查连续2次正常;好转: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无并发症,脑脊液检查有一定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好转,脑脊液改善不明显或病情恶化[2]。

3治疗方案

①抗结核治疗:本组患者均给予抗结核治疗,126例患者予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方案,3例患者根据既往用药史予以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抗结核治疗,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②糖皮质激素治疗:予以地塞米松(10~20)mg,每日1次静点,待病情稳定后,根据临床症状及脑脊液、MRI等检查结果逐渐减量;③降颅压治疗根据脑压情况予以甘露醇、甘油果糖、50%葡萄糖、呋塞米(托拉塞米)治疗,疗效欠佳者予以乙酰唑胺,减少脑脊液分泌,协助降颅压;④改善脑循环治疗:病情趋于平稳的患者予以丹参注射液、血塞通等药物;⑤营养神经治疗:予以胞磷胆碱钠、维生素B1、B12等治疗;⑥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予以(3~4)次/周。治疗组在强化期使用注射用利福平粉针,每次0.45g,每日一次,静脉滴注方法: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mL中,(2~3)小时滴完;对照组予以口服利福平胶囊。

2.结果

1临床表现

治疗组对发热、头痛、癫痫、意识障碍症状改善

明显优于对照组(P<0.),且治疗组多数在2周~4周内改善,改善速率快于对照组,见表1。

2脑脊液检查变化情况

为了避免基线不一致,用治疗前后的变化差值进行统计比较。治疗21天,两组间脑压、脑脊液细胞数、蛋白、葡萄糖、腺苷脱氨酶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脑脊液氯化物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不良反应

两组的药物胃肠道反应、肝功损害、白细胞下降、皮疹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间这些反应发生率无差别,见表3。

4总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5.71%、74.80%,死亡率分别为6.35%和12.70%,好转和死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总疗效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4。

3.讨论

利福平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杆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杀菌作用。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39~1.56)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0.78~3.)μg/mL,对细胞内、外及任何生长环境、生长状态的结核分枝杆菌均有杀菌作用,是一种完全杀菌剂[3]。利福平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活性是利福霉素的32倍,是结核病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在体内分布广泛,在许多器官和体液都能达到有效的浓度水平[4]。该药饭后服用会降低吸收,空腹服用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为(90~95)%[5]。因此在临床上患者需空腹顿服,部分患者胃肠道反应重,加之结脑患者大多有高颅压,出现恶心、呕吐,造成服药困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抗结核作用,降低抗结核效果,病情加重,导致结脑患者的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及致残率升高。因静脉注射制剂,胃肠道刺激症状减少,生物利用度高于口服制剂,用于人体后能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达到其应有的抗结核效应。国外报道利福平注射制剂不管是对初、复治肺结核还是肺外结核、非结核病重症感染均有显著疗效[6]。所以我院对结脑患者予以利福平静脉注射制剂,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静脉使用与口服使用利福平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在临床症状的改善、脑脊液常规、生化等指标及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在降低细胞数和蛋白方面治疗组优势显著。治疗组和对照组好转出院率分别为74.60%和58.73%;死亡率分别为6.35%和12.70%;其综合表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明注射用利福平粉针人体利用率更快更完全,血药浓度高,胃肠道等副作用少,在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中明显优于口服剂,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后遗症及致残率。

参考文献

高孟秋,朱莉贞,叶志忠,等.国产注射用利福平灭菌粉末治疗肺结核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药房,2006,17(17):1323.

刘利荣,尹平辉,陈欣.利福平冻干粉针治疗55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11,16(9):1409.

严碧涯,端木宏瑾.结核病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285~1291.

吴河.强化期注射用利福平冻干粉针剂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依存性观察.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63.

谢惠安,主编.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14.

张锡林.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08,13(2):141.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l/8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