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给5岁及5岁以下儿童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记者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相关监测信息显示,我省每年4月手足口病发病数开始上升,5-7月为手足口病流行高发季节。今年1-5月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眼下正值夏季,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哪些人群容易得手足口病?家长如何防控手足口病?
针对记者提出的这些问题,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马永成回答道,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胎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新闻链接炎炎夏日到来,一年一度的手足口病高峰期也紧随而至。最近有麻麻都在后台留言手足口病相关的信息,今天我们就好好说说手足病要怎么防范?有哪些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是个啥?
whatitis?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一般是感冒发烧的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症状
体征表现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5天,宝宝可能有低热(38℃左右)、困倦、头痛、咳嗽、流鼻涕、食欲不佳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
发病期1~2周时,症状最明显,如果发现下面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症状,医院检查。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疱疹破了,宝宝会感到很疼,抗拒吃饭、吃奶。
?手掌或脚掌出现米粒大小疱疹,不疼不痒。
?臀部或膝盖偶尔出现米粒大小疱疹,不疼不痒。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手足口上的疱疹在同一个宝宝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后消退。
医院?
一定要去
如果宝宝出现可疑症状,就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要避免与其他宝宝接触或玩耍,医院确诊。
?医院检查,对于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就算宝宝没事,医生也会告知你注意事项,有益无害。
?特别提醒妈妈,去医院的路上,最好乘出租车或者私家车,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以免传染给其他宝宝。
?医院都有手足口病筛查,如果确认是手足口病,会让宝宝去隔离门诊诊治。
高峰季节如何预防
治得好不如防得好
病人皮肤接触、体液、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都是感染源,具体生活中我们怎样预防呢?
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饭前便后、尤其是外出归来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不揉眼睛、挖鼻孔,尤其是喜欢吃手的小朋友更要注意手的卫生。
?个人用品专用,携带外出后的玩具和用品注意清洁,公用的玩具要用消毒水擦拭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环境隔离与保护?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洗衣勤晒被。
?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到公共场所逗留,如游乐场、电影院、商场等。
?观察身边有无患病儿童,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减少被感染机会。
保护孩子的抵抗力?传染病流行季节,保护好孩子抵抗力可以大大降低被感染的风险。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引起孩子机体抵抗力下降。
早期发现?流行期间家长每天晨起或晚归时检查孩子的手心脚心、肛门周围处皮肤有无红疹,口腔有无疱疹,注意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的变化。
重视成年人携带病毒感染孩子?成人也会感染病毒,一般不会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外出归来和照护孩子时也要注意手的卫生,避免携带病毒传染给孩子。
有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可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你会喜欢今年环湖赛,开赛时间和路线发生重大变化!
青海最昂贵的服饰!从头至脚,秒杀一切名牌…
西宁一女子从过街天桥跌落,众人相救···
万万没想到,这11种天天往外扔的东西居然都是宝!
西宁晚报记者:王紫
链接来源:口腔视界
编辑:李彩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