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的武夷有感其十卧唯美空灵,

白居易的《消暑》诗有云:“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炎炎盛夏,草木深深,荷花满塘,只需一缕清风,便荷香满怀。最近,台风频频登陆,风也多,雨也多。盛夏的清风,消去夏日烦躁,带来了沁人心脾的凉爽。

八百多年前,在被称为蛮荒之地、瘴疠之乡,作为贬谪官员、流放罪犯场所的海南岛,出了个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哲学家。他名叫白玉蟾,聪慧颖异,刻苦自学,善诗词、书法、绘画,其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尤其擅长画梅竹人物,间或自写其容,数笔立就。他涉猎群书,学识渊博,精通儒学、道学、佛学。他是南宋金丹派南宗创派人,由于在道学理论和修炼方面的卓越成就,他被尊称为道教南宗第五世祖,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享年96岁。

白玉蟾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唯美空灵,可与王维比肩,而且也不是偶尔有那么一首两首诗空灵,而是很多诗作均具有这一特点,简直是佳句叠出。譬如:“欲眠梧影下,又恐白云知”“湖光清似镜,俯仰两青天”“风迎何处鹤,宿我洞门松”“雪花窗外白,一片岁寒心”“中酒梅花月夜,怀人松籁霜天”“钟声和月落,惊起四山云”“梦和明月冷,心与白云飞”“嗅花风入鼻,掬水月浮身”“月落鸡吹角,夜长鹅报更”等。??

其中,一首《武夷有感(其十)卧》同样彰显了其唯美空灵的诗风。诗作原文:

岩下烟深人不来,

白云寂寂掩苍苔。

松花落地鸟声寂,

一枕清风送梦回。

这首诗的大意是:

我站在一块岩石上,往下望,只见烟雾缭绕,深不见底,而且看不见一个人影到来。

举头望天,蓝天上是寂静的白云,白云深深,白云投下的影子遮掩住了岩石上的青苔。

我躺在岩石上休息,松花悄无声息地掉落地上,鸟儿也很寂静,就像是在一场梦里。

忽然,一阵清风吹过枕边,让我从梦中醒来。

白玉蟾这首《武夷有感(其十)卧》是一首纪游七言绝句,是其《武夷有感》组诗里面的第十首诗。《武夷有感》组诗共十一首,其中,分别有春、夏、秋、冬、晓、暮、行、住、坐、卧、结末。

整首诗描绘了他自己在武夷山中躺卧休息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登高望远,山下沟壑纵横,深不见底,云雾缭绕,不见人影;蓝天白云,白云深深,云影重重,遮掩着岩石上青翠的苔藓;舒服地躺在岩石小睡一会,花落无声,鸟儿也无声无息,一切都是那样寂静,很快就进入梦乡;不知何时,一阵清风吹过枕边,送来一丝凉爽,也把他从梦中唤回到现实当中。

全诗语言清新,语句优美,明白如话,通晓流畅,情韵唯美,意境空灵,前后仅四句诗、二十八个字,寥寥数语,紧紧抓住云雾缭绕和空前寂静这两个鲜明特点,描绘出一个幽静唯美的武夷山秘境,同时刻画出一位超然飘逸、潇洒自在的世外高人形象,表现了主人公对武夷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王维的诗写得“清新空灵”,是举世公认的。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再如“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白玉蟾这首诗中的“松花落地鸟声寂,一枕清风送梦回”,也是十分唯美空灵,堪与王维的诗句媲美。

白玉蟾这首诗中“清风”是一个优美意象,稍加留意,笔者发现他似乎对“清风”情有独钟,其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清风”这一意象,也许与他修道有关吧。不管怎么说,炎炎夏日,愿送上一缕徐来清风,送上一份衷心祝愿,恭祝大家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zl/120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