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俱乐部组织了一次湿地公园生态游。现在的天气十分好,郊外的空气又鲜美,景色又美,我就带着宝宝一起去旅行。
因为天气热,我尽量给婴儿穿得少点。真没想到,湿地公园里水源充足,草丛也多,蚊子独特多,才玩了半天,孩子就浑身都被蚊子咬得都是包。我拿着风油精给他跟在后边不停地涂,可宝宝一会儿也没心情了,我就提前带他回家歇息。
到了第二天早上,宝宝发烧了,我给他用体温计测量了一下,天啊!居然快要到高烧39°,看到宝宝烧得这么厉害,我连吃早饭的胃口都没有了,连忙打电话回单位请假,带宝宝去急救检查。
医院,大夫见到婴儿身上都是被蚊子叮咬过的口子,马上孩子开了验单,检验脑脊髓和血清检验。检验最终出来后,我心凉了半截,宝宝得了乙型脑炎。大夫说:“夏天是蚊子最活跃的时期,蚊子是乙型脑炎传播的主要元凶。”这时候,我真的后悔带宝宝上湿地公园玩耍,是湿地公园里的蚊子传染了脑炎给儿子。
幸运的是,我很及时把宝宝送到急救医治,宝宝现在还只是处于犯病初期,大夫决定给婴儿进行保守医治。但是后来,大夫的话还是让我感到心中很不安,他说:”乙型脑炎是比较厉害的疾病,有肯定会有后遗症,最后孩子康复的情况会怎样?目前还不好下判断。“我又忽然冒出了新的问题,我家孩子很早就注射了乙型脑炎的预防针,为何还会得病呢?
大夫解释说:”很多父母都以为,预防针一打就没事了,本来疫苗只是起预防作用,但并不能确定不犯病。每一个疫苗的预防率都只是在70~80%左右,有些身体质好点,疫苗相辅相成就能发挥出更佳的作用,假如遇上了体质比较差的婴儿,疫苗的作用就会相对低点。“说来,要预防疾病,还是要尽量远离病源,不能依赖预防针。
哎,未来带宝宝出去旅行,我真的会十分不慎,最好不能那么随便。预防针尽管靠谱,但不是神药,即使打了预防针也不能疏忽。
如何预防乙型脑炎?
1)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为止。
2)注意病情变化,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大不不等、呼吸节律失常等征象。
3)消灭蚊虫孳生地,抓好防蚊,灭蚊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4)提高人群免疫力,对易感者,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定期作乙脑疫苗接种,一般在流行季节前1-2月进行。如有瘫痪可能给予按摩等,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图片来源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