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气温变暖,但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昼夜温差大。由于气温变暖,病毒、细菌活跃起来,而天气变化又大,对免疫功能较弱的幼儿来说,很容易被病毒或细菌感染而患病,所以家长更要注意冬春季儿童保健。冬春季儿童保健知识又哪些?冬春季儿童保健常识有:
冬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疹
手足口病
流行行感冒等
1.麻疹:
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患儿,一般从潜伏期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源,潜伏期2--3天。预防:按时接种麻疹病毒和疫苗。护理:卧床休息,食物清淡易消化,多喝开水,注意皮肤、眼、口腔、鼻腔的清洁,高热的护理,注意观察病情谨防并发症。
2.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患儿,潜伏期2--3周。预防:接种疫苗,隔离患儿,接触者可预防性服药。护理:隔离,卧床休息,多喝开水,注意口腔卫生,用温盐水漱口,室内要保持通风等。
手足口病
0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多见。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循环障碍等;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潜伏期:3-7天。易感人群: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4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防:日用品以及玩具要经常消毒,保持清洁。家里的垃圾不要存放过久,要经常进行清理;衣服、被褥要多在阳光下晾晒。
4、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易感人群: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预后较差。预防:1、注意咳嗽喷嚏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用过纸巾;劳逸结合,保证充足休息;2、根据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3、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4.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注:如果您的宝宝有以上的症状,医院就诊并及时进行隔离!
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须知:
1.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居室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大人不要在室内吸烟,伤害孩子的呼吸道。
2.常常带孩子到户外做适当的运动,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如散步、慢跑、踢球等。
3.避免接触传染源。不到空气混浊、人口密集的地方。
4.防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疾病史的孩子,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春天是疾病的高发季节,应避免让孩子接触过敏源,不带孩子到花园玩耍,少吃或不吃鱼、虾等食物。
5.营养均衡,合理。按时进餐,不偏食、荤素搭配,粗细粮混吃甜咸适合。
6.多喝开水。教育孩子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7、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最好能根据当天天气来决定穿多少衣服。
8、孩子运动后容易出汗着凉,请在孩子运动前先脱去一件外衣,运动后再及时穿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