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吉
优优,秋高气爽,我们广东即将进入一年中最舒爽的季节。
嗯嗯!但秋季的急性传染病也给宝宝和家长们带来了困扰。比如说疱疹性咽峡炎……
优优
吉吉
是的,不过也无需过于担心,只要加强认识、做好防范,就能让它快快远离!
吉吉,请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优优
认识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EV71病毒等。这个病一般主要侵犯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春夏季高发。疱疹性咽峡炎是传染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法定传染病,但是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主要通过粪便、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患病宝宝的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也可感染。生病的小朋友都具有传染性,尤其是起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
疱疹性咽峡炎?
鉴别疱疹性咽峡炎最重要的症状就是咽喉部的疱疹!当孩子“主诉嗓子痛、吃不下饭”时,家长一定要看看是否有疱疹。起初,患儿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约芝麻大小,四周绕有红晕;2-3天后疱疹周围红晕扩大,疱疹随后破溃形成黄色溃疡,多位于扁桃体前侧。还有些患儿可能存在头疼、肚子疼、肌肉疼痛等症状。发热。起病急,高热起病,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约2—5日后下降。体温特别高时甚至会发生高热惊厥。拒食、流口水。患儿咽峡疱疹1-2天后会破溃形成小溃疡,造成咽部疼痛,婴幼儿不会诉说,以拒食来减少吞咽,口水多也是减少吞咽所造成的。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
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关系很近,两种疾病是一个藤上两个瓜的关系,同为肠道病毒感染,有的宝宝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有的表现为手足口病。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两个方面:1.疱疹位置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而手足口病是嘴里、手上、脚上、臀部都可能起疱疹。2.发病风险不一样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则不然。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往往危机生命;家长们应当在发现孩子有手脚水泡与发热后,及时送去就医,切勿拖延。如何照顾好疱疹性咽峡
炎患儿?
虽然孩子在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中比较难受,但该病具有自限性,大部分可自愈。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需就医,家长应及时发现,及时就医,尽可能配合医生治疗,缓解患儿身体的不适。照顾患儿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隔离,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为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2.有发热症患儿要做好降温处理。
3.口腔和饮食护理。饮食以软糯为主,及时补水,同时减少环境中的刺激物。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性较强,尤其是1-7岁的学龄前儿童,常出现家庭或幼儿园的聚集性患病。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预防:1.做好手卫生,正确做好“七步洗手法”;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衣服,勤剪指甲;3.室内多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4.确诊患儿应及时告知幼儿园,避免继续上学,按幼儿园的要求做好居家观察,居家护理时也要注意和其他家庭成员的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工作
/加强幼儿一日“三检”/
/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卫生习惯/
/做好日常及特殊时期的消毒工作/
家长需配合以下几点工作:
1.症状消失第一时间去复诊,并转发复诊病历(处方单)给老师。
2.每天做好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早上回园出门前检,晚上睡觉前检,主要检查孩子口腔、咽喉、手、足等重要部位,发现异常如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手足红疹等疑似症状,医院就诊,并及时告知老师。
3.凡是生病幼儿,请家长上传就诊病历(处方单)给老师,以免错报,漏报等。
4.孩子被褥及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同时督促孩子多喝水,多运动。
5.合理安排孩子作息时间,不要带孩子到人多密集的地方。家里要加强清洁和开窗通风。
6.若幼儿家中有兄弟姐妹,如其中一个确诊得传染病,建议分开居住,尽量避免接触;照顾患儿后,家长需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因间接接触传染给另一个孩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