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健春季流行疾病预防知识

幼儿保健

春天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里,细菌与病毒也会乘机大肆繁殖。幼儿由于正处于生长阶段,各个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力较差,所以极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攻击。因此,在春季家长应特别警惕那些儿童易患传染病的发生。

春季常见的流行疾病及预防措施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预防措施:

居家休息,及时就医,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适当增减衣物,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

勤洗手,多消毒;

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

3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

传播途径: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主要症状: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少到人扎堆的地方可以有效的预防感染;

同时外出时注意戴上口罩,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勤洗手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4

风疹

常见的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系病毒感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染,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在发病期间一定注意让孩子休息及必要的对症处理。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为特征,有些病例不表现发热和皮疹,易被人们忽视。

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幼儿的患病率,建议家长双休日不要带幼儿去公共场合玩耍。

5

水痘

水痘是春季流行传染病,潜伏期10至21天,生水痘过程:由胸部、腹部,再扩展至全身,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一般不会留有疤痕。家长应防止孩子因痕痒难耐而抓破水泡,发生感染。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常伴有瘙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预防措施:

不要接触病人;

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多吃含维C食物,提高抗病能力;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能会导致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黏膜,病菌存在于鼻咽腔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继续传播,若免疫力弱,病菌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繁殖形成毒血症,进一步侵犯脑组织和脊髓外的被膜,引发脑脊髓膜炎。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导致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预防措施:

及时送医,并做好隔离消毒,预防接种(最重要)

出门戴口罩,避免接触易感人群;

勤换、晒衣被,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少量饮用淡盐水或用淡盐水漱口。

6

猩红热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传播途径: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通风,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出门戴口罩,避免接触易感人群;

合理安排饮食,为孩子提供充足且均衡的营养

春季流行疾病预防知识

小讲堂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够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1.按时注射预防疫苗;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寝室、电脑室、教室等;

3.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场所去,如公园、影院、游乐场;

4.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晰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避免抗病力下降;

7.合理膳食,增加营养;

8.发热或者有其他不适及时就医;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氟消毒剂喷洒、擦拭。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jx/8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