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病知识
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春季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也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希望全体师生和家长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提前做好预防。
春季流行病
01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潜伏期一般1~3天,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各学段儿童均易感染。主要症状:急性发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发热可持续2~3天。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常有咽痛、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重度可出现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炎、脑膜炎、休克等并发症,更严重会致死。02
水痘
主要特征:潜伏期在10~21天,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小学和托幼机构学生为高发人群。主要症状:早期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咽痛、食欲下降等前驱症状。皮疹首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逐渐波及四肢,初为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并发展为疹。疱疹后1~2天,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周围皮肤红晕消失,再经数日痂皮脱落。同一部位常可见斑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如不出现并发症,可在2周左右自愈。03
感染性腹泻
指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原虫等导致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主要特征:传染源主要是腹泻或带菌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主要症状:腹泻,大便每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及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预防措施
01
学校
为扎实做好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3月31日中午,箭板小学开展了春季传染病防控教师培训会。
加强疫情监测,坚持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教室、办公室应每天保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与清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加强教室、厕所、校园环境的消毒工作。
加强健康教育:1.公共卫生专家到校进行防传染病知识直播教育;2.班级群知识推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