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专家学者对朱祝新创编的茶姑梦一剧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年4月13日,安徽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原徽剧团团长、徽剧泰斗李泰山先生来到了我们美丽的徽州,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徽剧传人,对家乡有着无比的眷恋和回忆,而此行的目的是为黄山市徽剧传承人朱祝新老师编写的徽剧《茶姑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在总导演和编剧的共同陪同带领下,前往歙县富堨镇青山村凤凰山,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风。“蓝天白云飞,晨雾绕山头。朝阳照射着四山坡,茶叶亮油油。”该剧唱词描述着凤凰山这一美景。凤凰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孕育出了很多优质的好茶,黄山的白茶便出自于此。黄山白茶,古名徽州白茶。据徽州宋淳熙年间罗愿《新安志》记载:“凤凰山在歙北,十五里,高三十仞,周十里,常有凤凰集于此,旧产茶,岁采制不过二三斤,熙宁中丘寺丞名之为‘甘白香’”。而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他所著的《大观茶论》是对徽州白茶的最好注解,也是为我们了解有关中国白茶发展史读到最早的科学论著。徽州白茶因此被列为宋代贡茶。黄山白茶富含氨基酸、铁、锌、硒等营养元素,特别是氨基酸含量较高,高达9.2%,远高于其他产地的白茶,由于其酚氨比较低,故茶汤滋味极其鲜醇,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和亲睐。在凤凰山现场上,李泰山老师和导演编剧进行交流。并对演员们采茶动作进行指导。演员们尽情的抒发自己的情怀,现场歌唱,在采茶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剧中人物情感,将最动听的歌声和美好的心情,传播给凤凰山上的每一片茶。通过实践体验,演员们将会使自己源于生活的情感融入高于生活的戏剧表演之中。他们每一次的演唱都是对徽州的一次告白。边采茶来边吟唱,边看词谱边录像。整个凤凰山上一片生机盎然,剧中主人公——瑛子真好比是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在这次的实地考察和采风中,李老师说,《茶姑梦》“在戏剧情节上,她穿透了原始的历史状态,历史素材。从史识的理性的层面,显现出现代思想意蕴的时代精神,传递出一种时光的韵味和历史的廻想。”“如果在古朴、典雅的舞台色调中。一定能给民众在观看中留下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时代!这是一种思想和境界的升华;是一种人物品格和高尚精神的张扬。”《茶姑梦》讲述的是一个孝道有为的徽州茶姑-瑛子,自立自强,带领村民开发古刹贡茶基地,成功挖掘保护徽州白茶“甘白香”,打造凤凰山茶叶生态旅游景区,以开发生态文旅为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茶姑梦》编剧朱祝新老师经过多年调研构思,呕心沥血,写出该剧本和谱曲。是将徽剧结合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勇于创新与突破,打造新时代徽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徽茶为主线叙事,以徽剧声腔韵白演绎徽州茶姑瑛子日常行为,来表现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和富强的中国梦想。同时,潜移默化展示了徽州孝道、徽州民歌、徽州茶道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徽剧《茶姑梦》剧本的问世,也得到了业内专家的点评。徽剧泰斗李泰山在座谈会上说:“戏剧的意义,都是以提高人类生活为目标,《茶姑梦》正是一种对历史的诗意表达。该剧不仅以发掘人物的心灵光芒,对凤凰山茶叶和旅游业的振兴发展,都起到了十分有利的推动作用,更富有意义的是该剧以进步的历史观,实现历史与现实视野的融合。”陆军军官学院田屹教授是安徽文史研究馆的研究员,宗尚徽州戏曲文化研究。他慕名来到徽州,拜访徽剧传承人朱祝新老师,走访了徽剧之乡,并进行实地考察。花了仅仅半个月时间,仔细审阅剧本《茶姑梦》后反馈函告:“徽剧《茶姑梦》在继承古老徽州文化的基础上,以改革开放、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塑造了一位爱家爱国、大胆创新、敢于担当,努力带领乡亲们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农村姑娘瑛子的美好形象。”他还充分肯定了编剧的严谨创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作者长期生活在徽州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生活实践体验,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对这里的人们充满了满腔热情,加着良好的个人艺术、文学修养,经精心打造创作出来这部反映现实题材的徽剧作品,这是对古老徽剧艺术与现代题材结合的有益探索,是对徽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的贡献、这是值得祝贺的事。”黄山市史志办张玲科长看了徽剧剧本《茶姑梦》后评:“文化和生活气息都很浓厚,主人公也有鲜明的特色,整部剧充满着正能量!”安徽省原剧协主席、著名编剧侯露,为该剧成稿曾来信鼓励和指教。同时,专家学者们还对剧本的二度创作和提升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并希望编剧尽快修改组团进行排演。李泰山表示可派员帮助排戏。徽剧作为国粹京剧之母,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戏剧演绎深远的人文故事是富有底蕴和高度内涵的一种高深艺术形式,她所带来的精神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升华。我们期待着《茶姑梦》一剧早日在舞台上呈现广大观众。朱祝新老师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徽剧之乡的徽剧传承人,潜心研究几十载,拯救和挖掘出许多徽剧各种史料、文献、文物,并多次为省、市、县、乡村创建徽剧博物馆、纪念馆和歙县庆升徽剧团、韶坑目连戏班、黄山天旺旺农徽班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做出新贡献,将古老与现代相结合,与时俱进、创作新徽剧。我想,经过多方专家的帮助指导,并在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茶姑梦》就能早日排演,也一定会让徽剧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jx/12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