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70279303693792&wfr=spider&for=pc
年6月8日,全国有多地结束了今年的高考,年轻的学子们欢呼雀跃着,终于从高中三年苦读中“解脱”。
但在同一天,有一个消息冲淡了许多人的喜悦之情,我国国宝级表演艺术家,“七一勋章”的获得者,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蓝天野同志,在北京家中因病离世了,享年95岁。
说起蓝天野,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他饰演过的“姜太公”,想必大家都会有印象。
在许多观众心中,蓝天野就是《封神榜》中那位仙风道骨,不愿封神,以凡人之躯喊出:
“我愿永守天门,让天下百姓永享太平”的姜太公本人。
而现实生活中的蓝天野没有法宝,不像姜子牙是天选之人。
但他也如同姜子牙一般,为了国家,为了他所爱的人民文艺事业,奉献了一生。
今天,小鹿将带大家走近这位“地下英雄”、传奇艺术家蓝天野的人生。
01
阴差阳错成演员
年,在“五四运动”8年后的同一天,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苌刘庄里,有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家人给他取名叫王润森(蓝天野原名),寓意为“学富五车,森生不息”。
那年四月,军阀张作霖将革命先驱李大钊残忍谋害,共产主义力量遭受严重打击。
刚出生的王润森没有想到,他的命运之途,就如同他出生节日象征的一般,始终未曾偏离过爱国、抗争、和青春这些关键词。
在他刚满月时,他的曾祖父便带着一大家人从冀中地区迁居到了北平,在西城报子胡同里盘下一个小院,安下了家。
年幼的王润森十分聪明,并且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母亲带着他看京戏,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的唱段他都能跟着哼哼,但他的理性不是唱戏,而是成为一名画家。
青年时期,王润森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读书,就读于美术系。
也就在这个时期,有两件事成为了改变他人生的开端。
年,玉树临风的王润森受好友苏民(濮存昕父亲)邀请,成为了一名校园话剧社的一员。
这是第一件事,立志成为画家的王润森看到社友们排演的话剧《北京人》(曹禺所著剧本),被话剧所展现出的精神所打动,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话剧表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各地的民主运动情绪高涨,许多的学生团体也都积极参与进来。
第二件事则是成为了地下党员,王润森的三姐是一名地下党员,他家中也就变成了北平地下党的联络地点。
18岁的王润森受到家庭的影响,也加入了进来,参与抗日的宣传工作。
他穿梭在北平的大街小巷,宣传抗日精神与共产主义,更帮助着革命的同志们运送各种物资。
《北京人》的作者曹禺和王润森有着相同的愿景:“人应当像人一样活着,必须在黑暗中找出一条路子来。”
王润森一边排练着话剧,一边为了抗日事业做宣传,他曾经热爱的绘画,自然是无法兼顾得很好。
以至于时任校长的徐悲鸿,向他发出了退学通知书。
抗战结束后,稍有一丝空闲的王润森不甘就这么被退学,于是再次凭借着出色的画技考进了学校。
但这次他更没有时间学习绘画了,年,王润森刚满19岁,他对外所公开的身份是国军的少校。
这个身份虽然为他从事地下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但也让王润森时刻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有生命危险,但他为了党和革命事业,依旧毫不畏惧的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潜伏者”。
他一边随着北平地下党成立的剧联党支部剧团演出,同时还在各个学校发展爱国党员,日子过的危险却又有着独特的快乐。
年,因为国家局势原因,剧团面临着生存危机。
王润森无奈只好跟随革命大部队转移到解放区。
刚到解放区,就有同志告诉他:“你在国统区还有亲戚朋友,使用旧名会有风险,所以你得改名,现在就得改。”
王润森应了党组织的要求,他在后来的采访中说道:“当时也没字典查,时间也紧迫,临时就蹦出了一个名字,就是蓝天野。”
从此王润森消失了,有的只是话剧演员蓝天野。
蓝天野被安排到抗敌演剧第二队,成了主演,紧张又惊险地度过了一年多时光,终于迎来了曙光。
新中国成立后,蓝天野还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
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式成立了,蓝天野也因过往事迹直接成为了剧团的主要演员,那一年,他才刚刚25岁。
02
寻求突破,不忘初心
年,中戏面向全国的电影厂与专业表演院团举办了一个“表演干部训练班”,选拔要求极其严格。
蓝天野作为人艺的青年演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考试,可没想到这一试他便试到了最后。
蓝天野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筛选,成为了最终录取的24名正式学员之一。
在中戏毕业后,他再度回到人艺继续表演。
《钦差大臣》《罗密欧与朱丽叶》《蔡文姬》《王昭君》《茶馆》......
蓝天野前后参演了众多话剧,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角色。
但无论是《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还是《蔡文姬》中的董祀,亦或者是《王昭君》中的呼韩邪单于。
都还不是他最具知名度的角色。
蓝天野最出名的角色,还是在被誉为“中国现实主义风格巅峰之作”的话剧《茶馆》中,饰演的秦仲义秦二爷。
年首次排演,到年的告别演出,这34年间,蓝天野一共演了场秦二爷。
老舍先生花了3个月写完了《茶馆》,人艺为这部话剧打磨了2年。
但这部在当时被演员们抢破头都想参演的话剧,蓝天野却迟迟没有在“自荐表”上填上他的名字。
风度翩翩、星眉剑目,这是蓝天野与生俱来便自带的气质。
他看着剧本中这些“市井小民”,感到有些困扰,虽然他也是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可形象差距大,他不愿意硬演。
抱着对作品和观众的尊重,蓝天野决定放弃报名,谁知导演焦菊隐却不打算让他退出,把“民族资本家”秦二爷,交由他来饰演。
那为什么这部话剧排练了2年呢?
这是因为整个人艺都十分重视这部话剧,主演们都发挥出了人艺的优良传统——体验生活。
为了《茶馆》,蓝天野开始四处找寻茶馆,现在有人喜欢泡酒吧,他就疯狂泡茶馆,听着茶馆中评书,一遍又一遍的思忖着“秦二爷”该有的神态。
蓝天野出身于传统世家,对民族资本家的身份并不熟悉,于是他特地拜访了一名优秀爱国资本家,观察揣摩别人的生活习惯。
蓝天野为秦二爷设计了许多小细节,比如刚进茶馆发现茶杯太差,他会随手拿起一盏茶杯端详;再比如会将长袍下摆先放落,随后辫子一甩,透露出他的从容与傲气;马鞭一伸,店小二便急忙恭敬来迎接。
这些细节让秦二爷有了专属的“招牌动作”,也让蓝天野凭借着华贵的气度,浑然天成的演技,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赞赏。
蓝天野年纪轻轻便成为了顶尖话剧演员后,并没有自满,而是开始寻找突破。
年,他拜焦菊隐导演为师,开始了他的导演之路。
他相信以他的钻研精神,一定能如同演员一样,在导演这一行也干出一番名堂。
可现实给他浇了一盆冷水,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就连他的恩师都无戏可导,导演的梦想只得暂时搁置。
在清闲的时光中,蓝天野一半是遗憾,另一半是庆幸。
他遗憾自己的导演梦还没真正开始便受到了打击,但也庆幸这样的清闲能让他重新拾起他的挚爱——绘画。
蓝天野通过朋友引荐,拜师国画大家李苦禅(齐白石徒弟),雷打不动随师父练习,这让他已生疏多年的画功竟有了进步。
这一沉寂就是几年,但蓝天野在这几年内将自己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不仅画功越来越好,对演员、导演的行业理解也比之前更加深刻了。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他的导演事业开始脱离寒冬,先后执导了6部话剧,话剧演员蓝天野又变成了导演蓝天野。
当时的“新”媒体开始在国内流行,相比技术相对还不太成熟的电视,许多电影厂想到了把经典话剧搬上银幕。
蓝天野在年收到了北影厂的邀请,在舞台艺术片《蔡文姬》中出演了他的经典形象“董祀”,这也是他首次登上银幕。
年,他又携手北京人艺的表演艺术家于是之,英若诚等,出演了电影版的《茶馆》,让秦二爷的形象活跃在了更多的观众眼前。
而他首登电视荧幕,是年领衔主演的电视剧《郑板桥》,随后又在《便衣警察》和《末代皇帝》中有过精彩的表演。
无论是话剧演员、画家、影视演员、导演,蓝天野都能完美驾驭,但在年他从人艺离休后,人们却许久没能在话剧舞台上见到他。
这又是为什么呢?
03
莫道玉关人老矣,壮志凌云
年,优秀剧本慢慢变少,年轻演员更愿意去捞快钱,资深演员相继退休或离世,北京人艺也慢慢变了味。
蓝天野主动离了休,他虽然不演、不导、不看,但他的心还是牵挂着这个他奉献了一生的事业。
他为年轻的演职人员讲授剧院的传统,戏剧表演的技巧与理论,也教授出过像宋丹丹、童超、林连昆、濮存昕等众多艺术家。
可时代的加速,也让许多的年轻人,对这位可敬的老艺术家教授的东西嗤之以鼻,他们要的是“快”。
蓝天野通过电视剧《封神榜》证明了他教授的内容。
年,蓝天野出演了《封神榜》中的姜子牙一角,仙风道骨、心怀天下的姜太公在他超凡的演技下“活”了过来,其他的角色可能会有争议,但他一定是观众心目中“最好的姜子牙”。
那一年,他63岁。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剧里所有的打斗场面,都是由蓝天野本人完成的。
当时剧组有人劝他找替身,但被蓝天野呵斥了:“如果什么都靠替身来完成,那这个戏我干脆就不拍了。”
有人认为这个老头太倔了,能轻轻松松地干嘛还要亲力亲为?
但这位深知幸福不易的“地下英雄”没说什么,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或许,这份事业,真的伤到了他的心气。
于是蓝天野选择了离开,但他却又充满了不舍。
年至年,蓝天野举办了多次画展,均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向世界展现了他所挚爱的绘画,但也没忘记用身体力行地告诉年轻“演员”们,什么才是“演员”。
他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出了超凡的演技,《渴望》中的王子涛、《记忆的证明》里的萧汉生、《月落长江》中的席仁甫等。
完美地诠释了“宝刀未老”四个大字。
蓝天野更是告诉了我们,“爱国",从来不是靠嘴巴说说就行。
年,正值建党90周年,时任人艺院长的张和平,请蓝天野吃了一餐饭。
刚上餐桌,还没等张和平开口,蓝天野便对他说:“我答应了。”
原来是为了纪念建党90周年,人艺将要排演献礼剧目《家》,这才准备请已经阔别话剧舞台19年的蓝天野出山。
可院长没想到事情竟然如此顺利,连话都没说出口蓝天野就已经答应了。
或许这就是对祖国爱得深沉吧,只要有需要,蓝天野一如60年前的那个地下党员,万难无阻。
当时已经84岁高龄的蓝天野,竟又达成了他人生中的纪录——出演坏人。
一辈子未演过反派的蓝天野,饰演了一个阴险、伪善、作恶多端的土财主,“冯乐山”。
如60多年前他第一次演出话剧一样,《家》同样是曹禺的剧本,这可能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蓝天野如对待“秦二爷”一样,也为“冯乐山”这个剧中的衣冠禽兽设计了形象动作。
道貌岸然、长须过胸,随意的戴着一顶黑帽,一袭呢子长袍,配上拐杖与佛珠。
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多年前,在茶馆内来回踱步的那个“傻”小伙。
但身体却告诉了蓝天野,他不再年轻了,在排练过程中他不慎摔伤,手指都骨折了,起身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对不住大家,让各位受惊了。”
第二天,他带着伤出现在了排练现场。
想起饭桌上,人艺院长对蓝天野说:“您这么大年纪,不参加其实也没人会怪您。”
他只说:“我想为党的文艺事业多做一点事。”
莫道玉关人老矣,壮志凌云,依旧不惊秋。
“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表彰”、“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全国德艺双馨奖终身成就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光荣的称号,都是对他人生最好的注解。
尤其是年6月29日,蓝天野被授予“七一勋章”,接受这份来自家国的肯定、至高的荣耀时,他已经94岁了。
年,蓝天野携人艺“老中青少”四代演员登台演出《家》,仿佛是在进行一种传承。
年,他再次出演话剧《家》,单场3个半小时,蓝天野连演了11场。
他对演艺事业的热爱,足以让如今把“滥用替身”、“为戏破皮”、“原声念台词”等行为当做敬业的“小鲜肉”们自惭形秽。
“有一个词叫小鲜肉,我觉得这是一个侮辱性的语言,你根本不具备演员的基本条件。”
这是一位长者对年轻人的教导,也是一位表演艺术家对后辈的劝诫。
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会被现在的某些“小鲜肉”听见吗?
但愿能吧。
如今,“愿永守天门,换百姓太平”的姜子牙,仙逝了。
有些人在闪耀了整个时代后,就会变成那个时代的记忆,但“蓝天野”不同,他就是时代本身。
“蓝天野”这个名字,会永远活在影像、书本、和人们的记忆中。
蓝天野/王润森老爷子,愿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