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3日,北平解放,22岁的蓝天野兴高采烈地去天安门金水桥前,挤在人群里观礼,回来兴奋地写下:解放军入城仪式气势雄壮、威武、热烈。
北平沸腾了,老百姓纷纷涌上前去慰问解放军。
73年来,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繁荣昌盛。年迎来党的百年华诞,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一个著名艺术家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他就是蓝天野,因为曾为党的事业立下赫赫功勋,他被授予“七一勋章”。当94岁的他步履矫健地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当解说词介绍他:“蓝天野曾是地下尖兵”,人们的眼眶湿润了。
原来,这位受人爱戴的老艺术家,曾是地下工作者,曾为革命出生入死,是一位对党忠心耿耿的老党员。
是的,少年蓝天野向往光明,18岁入党,冒着生命危险为党工作,甚至为了党放弃最爱的画画专业改行去演戏,为了党的工作改掉原来的名字。听从党的安排的他,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为党的工作立下功勋;后来在艺术舞台上发光发热,获得“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全国德艺双馨奖·终身成就奖”等殊荣,这位红色的艺术家,70多年初心不变,他是当之无愧的功勋人物。
少年入党,一腔热血为革命
出生于年的蓝天野,原名叫王润森,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那时的中国,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冻死饿死是常事。小小的蓝天野看多了这种人间惨事,他深深懂得人间的艰辛。
蓝天野从小迷上画画,他心里眼里都是画,能入画的东西,都着迷。
去赶庙会,他看上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逛”戏园子,他研究脸谱、戏装、兵器;看小人书,他就学画书里的连环画和插图。能看能画的,他都琢磨着去画去学习。
极度入迷的他加上天赋极高,17岁就考入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学习油画,一门心思想当画家。
年冬天,好友苏民拉上他:走,咱们一块演个话剧。苏民就是演员濮存昕的父亲,他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一直参与进步话剧运动。那天是蓝天野第一次接触话剧,没想到,他这一演就爱上了,一演就是一生。
18岁这年,离家出走已六年的三姐王蕴华(化名石梅)忽然回家了。姐姐从解放区回来,她在中共华北局晋察冀分局城工部工作,回家是有任务的,要在北京发展地下党。
她把家建成一个党的地下联络站,很多地下工作者来来往往,家里红色氛围很浓厚。
姐姐在家里一直忙活,也没让蓝天野闲着。姐姐带回来一个短波收音机,白天拆了,晚上她就组装起来,打开接收解放区的播音。
蓝天野负责把内容抄下来,拿了钢板、蜡纸,用油墨油印几百份,拿出去分发,为党做宣传。
在姐姐的影响和带领下,蓝天野很快被“赤化”,思想上渐渐向党靠拢。
年9月23日,向往革命和先进思想的蓝天野,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那天没有举行隆重庄严的仪式,但是却深深烙印在蓝天野的心里。他永生铭记这个入党的日子,他觉得比自己的生日还重要。
组织交给他一个特别的任务,让他加入了北平话剧社。蓝天野也曾斗争过,他最爱他的画画事业,放不下心爱的画笔。但是,为了党的需要,他毅然接受任务,成为一名文艺宣传者。
他被派入学生剧团担任学生运动骨干,上台扮演各种角色,用戏剧的方式为党宣传,扩大影响力。他非常努力又非常活跃,很快成长为一名富有斗争经验的战士,是个受党倚赖的好同志。
除了在舞台上表演,蓝天野还有任务,就是作为党的地下交通员,他要奔走于解放区和白区之间运送物资。
接到任务,他就要冒着生命危险,一大早出发,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急赶猛赶50公里路到西山脚下,带很多党需要的物资、书、文件去跟人接头。
接头的人再交给他物资和材料,蓝天野又火急火燎地赶回来。
风里来雨里去,可他从来不觉得累,还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还能做得更多。
实际上,蓝天野做的已经很多,1948年时,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在演剧二队,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少校,另一个是在祖国剧团演戏。
当时,白色恐怖加剧,气氛紧张,国民党加强了对演剧队的监视,派来一个姓董的新队长。
蓝天野立刻制定了策略,他号召队员欢迎这个新来队长,热情的欢迎仪式上,他把这个新队长一通夸赞,新队长被忽悠得飘飘然起来。
蓝天野趁热打铁地说,新队长来了派个福利吧,过中秋给大家放三天假,放完假咱们好好干。
新队长没多想,答应了,放假期间,蓝天野安排队员撤退,一天走一拨人,三天下来,人员全部走光了。
就这样,蓝天野机智地带着同志们安全撤退。
到了解放区,接待的人要求他们:为了不牵连、影响你们的亲戚朋友,每个人都要取个新名字。
蓝天野脱口说出“蓝天野”三个字。没想到这个格局远大的为党而起的名字,预示了他后来壮阔辉煌的一生。
阴差阳错,演戏成为终身职业
年,中国解放了,全国人民欢欣异常。
开国大典的重要时刻,22岁的蓝天野也是其中最开心的一员。他们一行人走到天安门广场,蓝天野兴奋地挤到前面,他亲耳听到毛主席大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他亲身经历过旧社会的黑暗,又曾全心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战斗中,感同身受的他,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新中国一切都是新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式成立了,蓝天野光荣地成为其中优秀的一员。
为党而去演戏,没想到阴差阳错,演戏成为蓝天野的终生职业。
北京人艺传承优秀传统,注重生活体验和角色积累,都会下乡去体验生活熟悉角色。蓝天野被安排到郊区,白天他帮老乡收麦子,晚上就搭起舞台演戏。
蓝天野很快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充分融入、感受,投入到每一个火热的当下。
他注重角色塑造揣摩,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他饰演《北京人》中的曾文清时,注意到这个人物会画画、爱写诗,还养鸽子。
他专门去请教行家,每天练习怎么把鸽子拿在手里,让鸽子舒服不会走,追求细节完美。
年《茶馆》开拍。蓝天野演民族资本家秦仲义“秦二爷”,他先到茶馆泡三个月,把老北京、伙计、甚至老太监们的生活日常熟记于心,“走进”角色深入揣摩。
后来他灵感爆发,设计出“斗鹌鹑”这个情节,深刻凸现人物特点:秦二爷和庞太监两人炫富,争夺买下名贵鹌鹑,秦二爷赢了,买下鹌鹑派人送给庞太监,挖苦踩低他。
这个情节在舞台上表现非常精彩有戏,又接地气,观众连连喝彩。
蓝天野的演艺生涯开挂了,《蔡文姬》中的董祀、《王昭君》中的呼韩邪单于、《渴望》中王沪生温文尔雅的老父亲,演得非常经典,最让人难忘的是《封神榜》中的姜子牙。
年《封神榜》开拍,蓝天野接受邀请,他拿到剧本,从专家的角度反复推敲,修改了许多地方,见证他演艺专家的功力。
“文王访贤”,原著是姜子牙静等文王来访;剧本写的却是姜子牙主动去夜访文王,蓝天野要求改为:文王访贤,走到渭水河边,找到了正在河边垂钓的姜子牙。
文王恭敬地上前问好,姜子牙却说:“姜尚在此等候多时了!”蓝天野的修改,显出文王诚意,烘托了姜太公亦仙亦道、胸有百万雄兵的气度。
蓝天野对待每一角色,都是以导演的匠人精神,做到极致,最大的还原人物精神和艺术的魅力。
他说,演戏演到最后,拼的是文化素养。
表演是“相”,而戏德和戏心才是“里”,演戏演到入骨入心,蓝天野往舞台上一站,就展现着人物的风骨和精魂。
德艺双馨,晚年发光发热
蓝天野不仅有大刀阔斧修改剧本的能力,更在德和美上带着批判精神。
拍《封神榜》,蓝天野签约后刚进剧组,一看香港团队设计的服装,他觉得太过前卫和暴露,不符合传统审美,立刻提出替换。
但是因为签订合约,申诉无果,又不能失信,只能继续合作。
敬业的他,一进入角色就是“戏比天大”,对自己精益求精。
62岁的他跟随剧组,辗转奔波于浙江、新疆、敦煌、深圳等地,历时11个月,他一丝不苟,从无怨言。
六十多岁的老人,坚持打戏不用替身,他觉得作为演员,形体感觉才是第一。打戏应该自己完成,因为这是塑造人物的一部分。
懂得批判,又放下批判,演戏至上;明明是老人,没有倚老卖老,吃苦耐劳;明明身份矜贵,却全无架子,总亲力亲为。
他追求卓越,又以诚待人,温厚处事,这高雅的情操,就是一个艺术家德艺双馨的最高境界。
年,60岁的蓝天野光荣退休,作别舞台20多年。
年,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宴请蓝天野,这一顿把蓝天野请回了舞台,他们笑称这是“鸿门宴”。
蓝天野说隔了20多年,都不知道怎么演戏了,他本来担心自己演技生疏。
但是刚一站上舞台,他好像又回到当年,眼神清澈,声音洪亮有力,一举手一抬足,重见当年风采。
回归的蓝天野,再次绽放艺术之春,年,为纪念曹禺先生诞辰周年,人艺话剧《家》开演,93岁高龄的蓝天野抱着对艺术的敬畏,又出现在舞台上。
他还重排《吴王金戈越王剑》、《贵妇还乡》,导演新剧《大讼师》,主演《冬之旅》……
94岁的蓝天野脚步虽然比较迟缓了,但是腰杆挺、身板直,身边的年轻人总说:“老爷子只要在剧院、在排戏,精神头儿比我们都要好。”
艺术点燃生命,激情使人年轻。
蓝天野依然声音洪亮,思路清晰,一说到演戏两眼放光。这样的好状态,真的是让人欣喜。老人家还表示,未来还想再登台演戏。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在舞台上演到老,真是无上的幸福。
老人家没有放下最心爱的画画,他重拾画笔,再续画家梦。曾师从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大家的蓝天野,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他创作了很多作品,作品表现力丝毫不逊专业画家。
他举办了多次个人书画展,获得了广泛赞誉。
在舞台上技艺精湛,深情演绎人间百态,充分展现祖国繁荣昌盛;而在画纸方寸之间,他奋力挥毫,苍劲刚遒画出人间正气沧桑。
这位老艺术家德艺双馨人格高尚,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真正是人生赢家。
蓝天野与妻子狄辛结婚64年夫妻恩爱,鹣鲽情深。年91岁的狄辛不幸离世,蓝天野悲痛欲绝,写下致妻书,深切怀念爱人。
如今,有着70多年党龄的蓝天野,在舞台上绽放78年,德艺双馨,受人拥戴,一生圆满。
他说:“到我这个年龄还能够在舞台上,多分钟不下来,大概也就是我了。”
九十年风华,这位艺术家始终怀着赤子之心,为演艺事业鞠躬尽瘁,只为继续发光发热,真是令人敬佩!
蓝天野一生坚守初心,一辈子听党的话,坚守信仰,为人民服务。
他是中国话剧界的泰斗、巨匠,但所有的荣誉和勋章都代表过去,他从不以此自居,他只活在当下。
他戏称自己想养两只狗,一只叫“大师”,一只叫“泰斗”。
当有人说:“您是大师是泰斗”,他就说,“您看,在那儿呢。”
“丹青不知老之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看淡名利,放得下过往,蓝天野活在当下,踏实,笃定,忠实于自己。却更彰显着大师巨匠的风范和品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