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过程中遇到这些常见的猪拉稀症该怎么办

中西医诊疗白癜风哪个更有效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720/4659292.html

养猪业是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不同和猪病综合防治体系不完善,导致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中猪只拉稀出现频率增高,且防治难度较大,严重影响咱们的养殖经济效益。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猪只拉稀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哺乳期常见拉稀症状:

1、仔猪红痢

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3日龄以内仔猪多发的肠道传染病,以排红色粪便及肠粘膜坏死为其特征,仔猪感染后很快死亡,病程短,致死率高,不良的猪场和养殖小区发病多、危害大。

2、仔猪白痢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10-30日龄哺乳仔猪,以排灰白色、有腥臭味的浆糊样稀便为特征,本病比仔猪黄痢发病率高,但病死率较低。

3、仔猪黄痢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发生于10天以内哺乳仔猪,病程短而致死率偏高,以排黄色或黄白色稀便为特征。

4、发病原因

哺乳仔猪因吮吸被病原菌污染了的母猪乳头时,病原菌进入仔猪的消化道。由于哺乳仔猪的消化机能发育欠完善,胃腺分泌胃酸的机能很低,盐酸缺乏,难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引发肠道卡他性炎症,而造成吸收功能的障碍。

哺乳母猪患病体温升高,造成生理代谢紊乱,引起乳汁变性,致使仔猪消化不良,早发性大肠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导致仔猪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病变而出现黄痢。

如果气候多变,阴雨天时间长,气候寒冷,地面太凉,仔猪受凉而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

5、防控措施

在发病的猪群中,对怀孕母猪于产前产前45天和15d天分别注射1次K88、K99、P大肠杆菌仔猪腹泻三价苗,能使母猪产生强免疫力,产后小猪也接种疫苗,这样对仔猪保护力可达很高的保护率。产房要打扫干净,母体产前清洗、严格消毒,喂奶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乳头,以减少感染发病。对刚出生的仔猪采取药物预防性治疗,口服畅舒。

母猪产前产后保健,可用加减消黄散黄连解毒散肝肾康等做保健。

二、断奶后拉稀

1、细菌性疾病常见病有仔猪副伤寒、增生性肠炎等,细菌主要以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溶血弧菌等细菌都是导致侵袭性腹泻的主要因素。2、病毒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低热、呕吐、咳嗽、流鼻涕,粪便呈水状,常见病有传染性胃肠炎病、流行性腹泻病和轮状病毒病等等。

3、寄生虫性疾病主要是对猪的健康影响较大,能够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更是多种多样,常见的类圆线虫、蛔虫、鞭虫、钩虫等也会导致猪腹泻,从而导致群体性腹泻。

4、防控措施

(1)做好消毒工作。对保育舍和育肥舍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在没有疫情时可每周消毒1次,若周边有疫情出现时可每天1次。

(2)做好预防注射。母猪在产后20d左右接种伪狂犬苗、28天左右同时注射猪瘟、丹毒、肺疫等疫苗;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来年的3月下旬接种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3)保持猪舍干燥、温度适宜。

(4)断奶后可长期添加胃动力,速补21直至出栏。

猪病专家:张老师栖身于养殖行业15年,9年理论经验,3年市场经验,3年解剖经验,精通各种疾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rancha.net/ynhy/9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