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项治疗 http://m.39.net/pf/a_4632166.html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一类由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和相关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产生的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低分子蛋白质,属于分泌性蛋白质,不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和一般生理性细胞产物。细胞因子检测是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常见细胞因子有白细胞介素(IL、IL-4、IL-6、IL-8).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等,但是由于细胞因子在体内的含量甚微,给细胞因子的检测带来困难。
(一)IL-活性及其受体测定
白介素-(interleukin-,IL)是白细胞介素中的一种。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是具有多向性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促进淋巴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它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病毒感染等有重要作用。
参考值
IL-:3H-TdR掺入法为5~15kU/L。
临床意义
1.IL-
随年龄的增长.有降低趋势。
(1)增高: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类风湿关节炎等)、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排斥反应等。
()降低:见于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联合免疫缺陷病等).恶性肿瘤、1型糖尿病、某些病毒感染等。
.IL-R对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性疾病有诊断意义,可作为病情观察和药效监测的一项指标。
(二)肿瘤坏死因子测定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分为TNFα和TNFβ两型。前者来源于单核细胞、吞噬细胞;后者来源于T淋巴细胞。两型的结构虽然不同,但生物活性类似,两型都有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和杀伤作用,都可引起抗感染的炎症反应效应,以及对免疫细胞的调节、诱生作用。
参考值
(4.3±.8)μg/L(ELISA法)。
临床意义
TNF有炎症介质作用,能阻止内毒索休克,DIC的发生;有抗感染效应,抑制病毒复制和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有抗肿瘤作用,杀伤和破坏肿瘤细胞。血中TNF水平增高特别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球菌感染)的病情观察有价值。
(三)干扰素测定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宿主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因子,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控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参考值
1~4kU/L(ELISA法)。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SLE、非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肿瘤早期、急性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减低见于乙肝及携带者、哮喘、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等。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急症处理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